斑马鱼补体基因在早期胚胎以及LPS刺激胚胎中的表达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2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体系统是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鱼类中,其胚胎体外受精并发育,水中大量病原体直接接触胚胎。鱼类特异性免疫于脊椎动物中发育程度较低,免疫球蛋白种类和数量均有限。且在胚胎发育早期,特异性免疫系统尚未成熟,非特异性免疫尤其是补体系统在胚胎发育中的构建对其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具有重要的意义。斑马鱼作为发育生物学及免疫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大量补体基因包括三条补体激活通路及溶膜途径的主要因子以及多种补体调节基因已被鉴定,但在表达及功能上的研究较少,其中关于胚胎期这些基因作用的研究更鲜有报道。本文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使用原位杂交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斑马鱼补体基因(C3、C4、C9、Bf1、Bf2、Bf2)及其调节基因(RCA2.1、RCA2.2)在早期胚胎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及LPS注射刺激后表达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首次通过原位杂交的方式研究了上述几个重要补体基因尤其是Bf2、Bf3两个亚型及RCA2.1、RCA2.2两个补体调节因子在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图式。实验结果显示,上述基因在胚胎早期(卵裂期至体节期)均为泛表达,于受精后24 h主要集中表达在头部,而在孵化后的幼鱼阶段特异性表达在肝脏及消化道等部位,这些组织器官为补体早期表达的主要部位。在斑马鱼成鱼中这些补体基因也主要表达在肝脏及消化道,本实验证明斑马鱼在幼鱼期即形成了这种表达模式。对胚胎显微注射LPS后,C3、C9、Bf1、 Bf2、Bf3基因在早期胚胎中表达上调,RCA2.1基因表达下调,这与斑马鱼成鱼受到革蓝氏阴性菌感染后补体分子(C3、C9、B因子等)的反应类似,表明其参与补体激活途径、溶膜途径及补体调节,提示斑马鱼可在胚胎发育早期构建补体系统参与急性期反应等免疫反应。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斑马鱼C2/Bf三个基因亚型中,Bfl同哺乳动物的C2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而Bf2及Bf3与哺乳动物B因子亲缘关心更近。在LPS刺激后Bf2及Bf3反应较快,而与C2相似的Bfl反应慢,同时参与经典途径和凝集素途径的C4基因反应无规律,由此推测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针对外界炎症反应物刺激,补体系统的激活主要经由替代途径。这可能同鱼类中替代途径的高滴度和替代途径本身在进化上的原始性有关。此外,有研究表明B因子的三个亚型均由一个共同基因复制而来,RCA家族的两个基因也是如此。在LPS刺激后,这几个基因同其亚型的反应均不相同。表明斑马鱼Bf/C2三个亚型间及RCA2.1、RCA2.2两补体调节基因间不是简单的复制基因,而是已经有表达差异和功能分化。总之,本文首次报道了斑马鱼补体基因在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图式及其在LPS刺激下的表达模式,表明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可通过替代途径进行补体激活,并可进行补体因子的调节,为深入研究鱼类补体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信息。
其他文献
本文就韧性酚醛泡沫材料、轻质无机纳米孔泡沫材料和热塑性聚酰亚胺泡沫材料三种新型船舶绝热保温材料的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现状作了描述,并简单阐述了这些新材料的研究背景和
通过对比在组合体视图布局及尺寸标注中应用与不应用形式美法则,阐述均匀、对称均衡、整齐一律等形式美法则的重要性。
我国在建立合同法理论体系时主要借鉴了以德国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合同法学说,主张合同法是债法的组成部分。然而,以债法理论为核心的合同效力理论,倾向于通过意思表示的真实
微小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空间推进系统轻量化技术的迫切需求,因此小功率航天发动机的研究迫在眉睫。霍尔推力器是一种结构简单,质量小,比冲高,寿命长的电推进装置,是
随着无缝线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常用钢轨U71MnG热轧轨和U75V热处理轨闪光焊接头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焊轨基地在这两种钢轨接头的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为了保证焊轨基地生产的钢轨接头质量,对这两种钢轨的焊态和正火接头的综合性能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U71MnG热轧轨、U75V热处理轨闪光焊焊态接头及正火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出厂超声波检测当量超标U75V接
随着国家推行“互联网+”政策,不少产业都开始互联网化,电商化。线上购物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明显,线上购物的优点是简单,便捷,买家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