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部门,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体,因此,农业生产会受到经济因素与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甚。再加上广大农村长期存在的传统小农形式的分散经营方式,农业生产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经济风险的双重影响,所以,必须通过农业保险的制度设计来保障农业生产。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全省农业保险模式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南省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道路,对于全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农业保险的经营中,由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环境较差,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农业保险面临有效供给不足的困境,河南省农业保险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剖析现行农业保险制度模式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借鉴国内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式和经验,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公共产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干预市场机制理论,分析研究河南省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一是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环境较差,二是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三是农业保险面临有效供给不足的困境。基于此,本文对河南省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整体框架予以重构,框架通过制度设计即再保险机制、市场运行机制、风险管理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规避机制来尝试解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1)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2)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3)增强保险公司的服务能力和水平;(4)加强农业保险教育宣传工作;(5)构建农业保险发展的保障机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能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有效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