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rsenal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缺乏,但新加坡确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从曾经的殖民地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新加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其背后的根本在对新加坡人口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利用人力资源带来的利益。因此人才培养是新加坡政府工作的重点。如何有效高质地培养人才的重任落在新加坡教师身上。因此,教师教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一环。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开始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70年发展,新加坡已经形成完整的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其质量管理的实践活动已取得不错成效,获得极高声誉。日前,我国教育部亦决定开展教师资格认证工作,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学习其成功背后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我国在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探索。本文共有包括绪论在内的五个章节,分别是绪论——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背后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实际运行举措——评价。其中绪论部分主要进行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研究内容及方法的介绍。第一章为“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历史演变”。本部分按照职前教师教育工作重点的转变以及实施机构的变化,将其发展历史分为三部分:满足数量——提升质量——迈向21世纪。第二章为“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理论基础”。本章节剖析了其质量管理背后的以国家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及所依据奉行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运行举措”。本章节按照实际的职前教师教育的操作环节,分为教师候选人选拔——培养——评价三阶段,进而详细阐述每一阶段的实际运行举措和操作程序。第四章为“对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价”。本章节从国情、价值观、标准和实践四个角度去评价了新加坡职前教师教育质量管理的实际运行,其中亦穿插了对我国目前教师教育的简单评价。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形状偏好现象是指儿童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倾向于将物体的名称概括到与其形状相同或者相似的物体上的现象。形状偏好现象最早是发现于词汇拓展任务中,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在推理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