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医疗领域中的伤口护理产品如纱布、创口贴等透气性差、与外界的密封性不够好、易感染,为了改善这些缺陷,一种新型的创伤敷料—家蚕丝蛋白水凝胶医用敷料应运而生。与传统的伤口敷料相比,水凝胶可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改善创面的微环境、防止体外微生物的感染、抑制体液的损失、传输氧到伤口加速上皮细胞生长,从而加速新微血管增生。本文即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诱导家蚕丝素蛋白凝胶化过程中对其结构、性能等的影响,制备出一种能够瞬时开始形成并且弹性优良的抗菌丝素蛋白水凝胶,并初步探究了诱导其瞬时凝胶的原因和机理,期望能够用于水凝胶敷料。研究结果显示,作为凝胶促进剂,溴型和氯型的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均能够促发丝素蛋白溶液瞬时转变为弹性流体,表体现出典型的凝胶结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凝胶的破坏应变;疏水烃链越长,浓度越高,对丝素蛋白的瞬时凝胶越有利;。凝胶的瞬时形成可能是基于较强的疏水作用和一定的静电效应,引发丝素分子链自行组装成微纳米线结构,阻止丝素的二级结构由非晶结构(无规卷曲和α-螺旋)向结晶结构(Silk I或Silk II)转变,并且保留了大量的游离水在其中,赋予其优良的粘弹性。随着时间的延续,疏水作用开始起主导作用,诱发丝素分子间凝聚成簇,最后呈现出类似于纯丝素凝胶的空间网状多孔结构。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丝素共混凝胶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降解通常先发生在非晶区,然后是致密的结晶区,直至凝胶结构完全碎裂。季铵盐在丝素凝胶中是以无定形态或亚稳态晶型存在,较容易向外扩散释放,具有很明显的抗菌效果,这为研究开发具有抗菌性能的原位水凝胶类敷料提供了基础新的启示。进一步研究了丝素蛋白凝胶化机理,通过添加阳离子与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丝素蛋白溶液,发现丝素蛋白瞬时开始形成凝胶主要是基于电荷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当所添加的小分子带有正电荷并且能够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到40mN·m–1以下时,丝素蛋白分子之间便能够快速结合形成凝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