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钛无珠光体钢的开发与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实验在工业纯铁中加入不同含量的强碳、氮化合物形成元素钛,加入适量的硅、锰,采用普通的冶炼和轧制工艺,利用钛与C、N原子的强烈亲合作用,来固定C、N等间隙原子,生产无间隙原子钢.主要考察了加入不同钛量对钢的强、韧性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各实验钢的组织、位错组态及钛的碳、氮化合物的析出特点,并重点考察了实验钢耐大气腐蚀性能.研究发现,钛的加入,固定了C、N等间隙原子,实验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没有屈服平台,消除了不连续屈服现象;实验钢中没有珠光体,强度较低,主要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和析出物弥散析出强化;钢的耐蚀性能良了,比相同碳含量的普通低碳钢的耐蚀性能提高至少一倍以上.实验钢中,碳含量为0.026﹪,钛含量为0.148﹪时,实现了无珠光体化,其强、韧性配合好,耐蚀性能优异,在5﹪的稀硫酸中腐蚀速度仅为0.25mm/a.但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是极具一发价值的新品种.
其他文献
以InGaAlP为代表的四元化合物作为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材料正在引起广泛的重视.该论文针对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器件与材料,利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手段研究了掺杂元
随着IT行业向高频化方向发展,伴随产生大量高频的电磁干扰,解决的唯一途径是引入无源EMI滤波器,这就对抗EMI材料和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遵循从材料到器件的设计研制思路,首先对高频段性能较佳的NiZn铁氧体进行了大量掺CuO实验,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上对NiCuZn系列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并将遗传算法引入到配方优化中。最后,采用研制的NiCuZn系列材料,设计制作了复合LC滤波器及宽带吸收式滤
期刊
α″-FeN由于具有异常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其它极优异的软磁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材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人们采用MBE方法、离子束注入法、溅射法、淬火回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