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和栽培面积最广,总产量最多,总贸易额最大,营养价值较高的粮食作物,人类的粮食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小麦生产。在中国,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2900万ha,总产量1120亿Kg,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我国粮食作物的1/4左右。中国的小麦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首位,有一半以上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每年约需1210亿Kg小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消费市场将向天然、营养、保健方向发展,食品的营养保健功能将愈来愈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关注,从而推动了小麦消费向多元化发展。黑粒小麦作为小麦中的一族,以其特殊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在黑粒小麦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育成了漯珍1号、河东乌麦、黑粒小麦76等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对于黑粒小麦的理论研究还很少,仅仅对营养成分、色素和遗传等少数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而关于黑粒小麦的抗氧化作用和黑粒小麦的生长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对黑粒小麦色素含量与营养成分的内在联系、黑粒小麦的抗氧化作用、黑粒小麦的光合生理特性、内源激素的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黑粒小麦营养特性的研究 以普通白粒和红粒小麦为对照,系统研究浅紫、深紫、紫黑、蓝等不同籽粒颜色小麦的色素含量与营养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黑粒小麦籽粒中可溶性蛋白、粗蛋白、游离总氨基酸、Vc、类胡萝卜素、Fe、Zn含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白粒和红粒小麦,而可溶性糖则低于白粒和红粒小麦;对不同籽粒颜色小麦的总色素含量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色素含量与营养特性关系密切,色素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以及11种氨基酸(Asp、Thr、Ser、Glu、Gly、Ala、Val、Ile、Leu、Lys、Pro)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游离总氨基酸含量、Vc含量、Fe和Zn含量以及Cys和Arg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总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黑粒小麦比白粒和红粒小麦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