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星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enaclair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由多颗卫星构成的通信系统(简称多星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覆盖能力,已成为卫星通信技术中重要的研究方向。通信技术需要通信协议来支撑,因此,研究多星通信协议、开发新的多星通信协议是推进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的研究针对一套由六颗卫星围绕地球形成环形网络的多星通信系统,系统中相邻两颗卫星之间的服务区域有部分交叠。该系统能为其覆盖地区的用户提供话音服务,相邻两颗卫星之间通过星间链路传递信令消息和话音,地面网管与卫星之间通过无线链路传递信令消息,地面终端与卫星之间通过无线链路传递信令消息和话音。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设计出适用于该多星通信系统的通信协议原型,并根据协议原型的内容在模拟环境中对该协议原型进行实现与验证。本文在分析该通信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将系统的网络节点分为卫星节点、用户终端节点(简称终端节点)和网管节点,并重点对其卫星节点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卫星节点的协议定义为应用层协议,并将其划分为星载网管模块和呼叫管理模块,使用MSC(Message Sequence Chart,消息序列图)对这两个模块的通信行为进行了设计,其中使用 SDL(Spec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Language,规范与描述语言)对呼叫管理模块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设计,对协议消息集和协议消息格式进行了定义。基于已有设计,使用计算机通信模拟卫星通信的方法,在Linux环境下实现了该协议原型。本文在Linux模拟环境中对上述协议原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协议原型能在模拟环境中满足用户通话的各项基本需求。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的协议完善和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面对陌生的大学环境,大一新生应努力去适应大学生活,完成高中到大学角色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当今大一新生不适应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中华民族的传统纹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们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每个纹样的模式都具有一种隐含的意义和携带着人们对生活的许许多多的的美好的愿望。本文从
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是保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项目驱动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通过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岗位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目标
家居绿化是现代人生活的需求,人们从美观健康等方面追求都缺少不了绿植。实际装饰时却存在求大求全、不遵循植物特性诸多误区。本文提出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居住功能、装修
目的探讨2~3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和正常儿童间叫名反应的客观量化的指标差异。方法纳入2016年5-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确诊的2~3岁ASD儿童22名,正
电力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在不同程度面临着规划设计方面的问题,因此研究电力企业10kV配电线路规划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电力企业在10kV配电线路规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