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

来源 :煤炭学报 |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地下煤炭开采对荒漠区脆弱环境的影响规律,论文选择了植被、水体(土壤水、包气带水、地下水)作为荒漠矿区的关键环境要素,以具有代表性的神东矿区为研究区域,集RS、GIS、GPR、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多尺度监测研究关键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监测技术与采动影响规律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在宏观尺度上,利用MODIS-NDVI实现了区域植被的月际时序监测分析,以及与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具有明显的物候年周期性,植被与气象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植被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总体来讲,矿区植被呈现出区域性变化,近年来开展的生态建设影响,使得植被有明显好转,空间变异性增强。然而小尺度的植被现场调查与Landsat-NDVI监测表明,地下开采导致了部分矿井采区植被相对非采区小幅下降。为解释采矿对植被的影响规律,论文对矿区浅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研究表明,相对于土壤反射率、土壤湿度、地形湿度指数,土壤含水率与表观热惯量之间具有更加显著的相关性。通过改进的土壤温度预测模型,建立了适用于TM或ETM+的土壤温差转换模型。利用该模型能更准确地提取任意深度的土壤温差信息,这比单纯利用MODIS影像能提取更高分辨率的表观热惯量。改进后的表观热惯量与10cm埋深土壤含水率的R2由0.264提高到了0.789。从而首次实现了基于表观热惯量法与TM/ETM+、MODIS影像相结合的土壤含水率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与现场调查一致发现,受地表沉陷影响,采区土壤含水率均略偏小于非采区。对工作面上方地下水采前、采中、采后的长期观测表明,采矿对地下水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采后地下水的恢复过程缓慢。但是,该工作面上方植被并没有明显衰退。其原因在于,通过探地雷达(GPR)对包气带土壤含水的垂向分布研究给出了风积沙区地下水的临界作用埋深为8m,而该工作面的初始水位埋深远远大于临界埋深。此外,本文首次结合GPR与开采沉陷预计理论对沉陷变形影响下的包气带土壤含水的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分区研究,分析了土壤压缩、拉伸变形对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的影响规律,指出今后沉陷变形区土壤特性的实验研究应分区进行。最后,根据对矿区植被、水体的地空一体化监测结果,给出了植被与土壤水的负倒数关系模型,地下水与土壤含水、植被的指数关系模型,以及地下水深埋区植被受采动影响的判别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的建议与措施。
其他文献
广交会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客商到场参加。本文以广交会场馆内外的翻译工作者对广交会的响应情况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广交会翻译的问
1.银行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可以推动高科技产业化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资金、技术是生产力的两大因素,二者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无疑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法确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本文通过对安全生产方针三个基本要素的解读,阐述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在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中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利用相关性检验、线性回归、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从多角度来研究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与国际大豆市场的价格关系。结果表明:影响
虽然近些年来理论界对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较多的分析和研究,但在程序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例如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诉讼已进行至二审和执行程序时,保险人赔付后如
目的:评价纵膈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5例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异常膨出,多位于动脉侧壁、动脉分叉处或动脉顶端,为常见的脑血管病,总的发病率约1%~5%,发病高峰年龄40~60岁。其主要并发症为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法,对千岛湖片段化生境中14个岛屿上的黄足厚结猛蚁(Pachycondyla luteipes)种群遗传结构和多样性进行研究。利用5对SRAP引物对42份材料的
[目的]不同花序修整长度对阳光玫瑰葡萄商品性状的影响。[方法]在花后7~14 d分别对花序保留不同长度的修剪,保留花序的长度分别为5.0、6.0、7.0、8.0和9.0 cm。果实成熟后,分
<正>阅读是一种文化传递。儿童处于人生起步阶段,智力、知识、兴趣爱好、价值观都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儿童的阅读需要引领,需要陪伴。这种引领和陪伴可以帮助他们选择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