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态动词作为表达情态的主要方式之一,一直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难点。为了更好地理解情态动词,许多学者对以情态动词为核心的情态序列进行了研究。然而,以往的研究都是以英语母语者为标准,将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母语者进行比较,很少将不同母语背景的英语学习者进行比较。因此,本研究基于ETS语料库,旨在分析中国学习者与法国及阿拉伯学习者使用情态动词和情态序列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学习者英语水平是否存在影响。最后,通过比较,归纳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情态动词和情态序列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法国和阿拉伯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情态动词时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表明,中国学生更倾向于使用can和may,而其他两个学生使用频率要低得多。2)不同母语背景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can和could情态序列时存在显著差异,英语水平对情态意义的使用也存在影响。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序列A和序列C。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认识情态序列。3)中国学生更倾向于把人称代词they,we,you和I作为有灵主语,there和it作为无灵主语。所采用的静态动词单一,且多依赖于be动词原形。中国学生在表达义务情态意义时有典型的序列,即“PP Can Make”和“PP Can Do”。研究结果对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由于对情态动词的解释不够,采用情态序列进行情态动词的学习和教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情态动词。本文所分析的序列,尤其是义务情态序列,在议论文写作中应尽量避免,以保证对议论文的客观性。将不同语言背景的英语学习者进行比较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对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