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桐(Vernicia fordii(Hemsl.))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木,栽培历史悠久,桐油是重要工业用油。而花芽分化是植物生殖过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在油桐花芽形态分化期的显微结构观察的基础上,研究了其花芽分化期内Tunglfy基因时空表达规律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变化与成花的关系花芽分化的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植物钙调素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以油桐花芽总RNA反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出长为300bp左右的cDNA片段,克隆入PCR2.1 vector载体。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获得了大小为293bp的cDNA片段,命名为VeCam,该片段与猕猴桃等有较高的核苷酸同源性,达到了96%。2、分析油桐Tunglfy基因的3’端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油桐花芽分化期不同阶段的嫩芽、嫩叶、嫩茎的总RNA反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分别用该引物和VeCam基因引物进行RT-PCR扩增,电泳检测PCR产物,发现嫩芽、嫩叶、嫩茎在油桐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都有表达,嫩芽的表达相对强烈。3、在油桐花芽分化期组织学观察的基础上,研究该期叶片内源激素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含量变化。结果发现:花芽生理分化期,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含量迅速下降,到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前降到较低的水平;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后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含量前期上升,中期波动变化,末期上升;花芽生理分化期ZR/GA. ZR/IAA、ABA/GA和ABA/IAA的比值迅速上升,花芽形态分化期在较高水平波动大,后期下降。因此,内源激素间的平衡、综合作用促进了花芽分化,对于油桐花芽分化、花期调控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