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重灾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kkkkkkssss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直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经济结构也不断调整和优化,但就业问题始终存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自配第以来,很多国内外学者开始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指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将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三次产业的经济增长不能相应带动其就业的增长,甚至还会出现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挤出效应”;(2)就业结构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化,各产业产值比重与相应的就业比重不成比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不协调性,不但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充分解决我国严峻的就业问题。什邡市位于德阳市西南部、成都市西北部之间,矿产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四川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的第二位。什邡市作为德阳市的工业强市,具有食品、化工、建材、冶金和医药五大支柱工业,逐步形成了—批以蓝剑集团、宏达集团、什邡烟厂、清泉集团、亭江皮化、蓥峰集团、美大康药业等为代表的强大企业方阵,享誉西南乃至全国。截止2007年,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以及省级品牌20个,辖区内工业占全市GDP比重达64.5%。2007年,什邡市实现GDP127.3亿元,财政总收入28.09亿元。总体上讲,自改革开放以来,什邡市的经济—直保持着稳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什邡市是汶川地震中10个极重灾区之一,经济总量较大、人员和财产损失惨重、区域覆盖适度,研究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在整个地震重灾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地震前,什邡市经济综合实力名列四川省“十强县”第二名,什邡市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时期,但经济发展仍滞后于整个四川省。总体来讲,什邡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2007年,什邡市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1.97:64.5:23.53,而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为47.62:27.98:24.39。地震后,什邡市的三次产业都收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失去了原有的产业支撑,造成了大量人员失业;另外,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为支持家乡重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增加,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什邡市的整个劳动力供求市场秩序完全被打乱,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什邡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变动关系,既能了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变动规律,为什邡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又能结合地震后的产业重建和当地经济实际,对缓解地震后严峻的就业压力提供有效的措施,以期对整个地震重灾区解决就业问题起到引导作用。本文研究什邡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变动关系的实证方法,主要是采用eviews软件,首先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然后对同阶平稳的变量做格兰因果检验,进一步证实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对什邡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什邡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第一产业产值与其就业人数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第一产业产值是其就业量的格兰因果原因,而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却不是第一产业产值的格兰因果原因,说明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对其就业量有影响;(二)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第二产业产值与其就业人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第二产业产值是其就业量的格兰因果原因,第二产业就业量也是其产业产值的格兰因果原因;(三)通过对第一产业产值与其就业人数、第二产业产值与其就业人数之间进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对第三产业产值与其就业人数建立误差修正(VEC)模型,计算了各产业对其就业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产值的增长对其就业起相反作用,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对其就业起正向作用,说明什邡市可以通过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带动就业增长,并且从贡献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什邡市各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从偏离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而从就业角度,对什邡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些建议。本文对灾后产业重建进行分析,并分别从指导思想、组织体制、方式手段、政策措施几个方面概括了产业重建特有的模式,尽管地震后什邡市的产业重建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实践证明,产业重建存在着以下问题:(1)龙头企业灾后重建的规划产能过大,而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还未取得突破,资源的制约效应更加突出;(2)大部分企业的重建规划仍是简单恢复,产业整体的提升不大,产业结构的布局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调整和优化;(3)产业链的整合力度较小,没有实现资源及开发向优势企业、龙头企业集中,整个产业仍处于零散的状况。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区经济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但大部分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的转化速度滞后于产业结构,就业问题非常突出。国内学者在国外有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和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分析等方面,而汶川地震重灾地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则较少有学者进行专门研究。这些受灾严重的地区普遍具有经济不发达,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较差的特点,而且都分布在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一直较大。汶川地震后,重灾区的工业企业几乎全部停产,农业、畜牧业、种植业也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大量城镇和农村人口处于失业状态。汶川地震使得这些地区本已非常严峻的就业问题空前膨胀,而且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什邡市作为此次地震的极重灾区之一,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矛盾有所缓和,但两者之间的发展仍不合理,就业结构的转换始终慢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就业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地震发生后,什邡市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本文认为,什邡市灾后重建中的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城镇和农村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城镇而言,大量工业企业在地震后停工停产,原有的工作岗位消失;产业重建过程中,工业布局和结构有所调整,原有的就业结构也消失,新的工业企业的用工需求与就业供给不相符合,造成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因灾致残人口,产业重建无法为这部分特殊人员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什邡市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地震又造成大量农田、农业基础设施等基本农业生产资料被毁,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失业。地震后,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原有的就近就业岗位消失,在短期内原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就近镇域产业不可能恢复;农村劳动力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对什邡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什邡市应该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来带动就业的增长。但汶川地震造成什邡市各产业破坏严重,就业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针对地震后存在的就业问题,本文提出了短期以就业援助为主,长期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长的解决措施。
其他文献
教师指示语是用来解释教学内容并且管理课堂活动和规范课堂秩序的一种语言。在中国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在课堂中占据的说话时间较多。同时,教师指示语又
从空间域向非空间域映射的空间隐喻是语言中最基本的隐喻类型,本文对国内外空间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作了全面的梳理,认为从空间隐喻的角度来探寻汉语时体标记的形成和发展可以
带式输送机是最重要的现代散状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煤炭、矿山、港口、建材等领域。随着带式输送机向长距离、高带速、大功率方向发展,带式输送机的设
<正>炎炎七月,现任国际柯达伊协会会长米哈里斯·帕采先生(Michalis Parseas)受中国音乐教育学会、中国柯达伊学会的邀请来到北京和深圳两地,对部分基层中小学音乐教师分别进
<正> 《伤寒论》六经病中少阳病及厥阴病的排列顺序,历代医家认识不一。戴元礼、陆九芝、陆元留等多数医家认为其顺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笔者认为其顺序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倍加的珍惜,可在媒体上经常看到一些青少年漠视生命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件,每每听闻都是触目惊心。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
<正>2014年12月18日,中国房地产杂志社在杭州主办了"房地产代理模式创新沙龙"。天津联合房地产销售代理有限公司副总孙朕、郑州水清木华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副总李天兰等代理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GDP世界排名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然而在30年的经济发展中,城乡之间居民家庭收入和区域之间居民
反向按揭贷款是当前社会热点,而美国的反向抵押贷款无疑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发展最为成熟的。主要介绍了反向抵押贷款在美国兴起的原因并归纳了美国反向抵押贷款发展历程的四个
21世纪是全球快速变革的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体育越来越显露出重要的社会地位与作用,即体育与人的生活越来越紧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