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中巨噬细胞相关因子与行为学相关性探索及中医药的调节作用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wwww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症,是常见的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类精神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方面的改变,但其确切发病机制一直不清楚。此外,以往研究缺少对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变化的探讨,对抑郁症治疗过程中相关细胞因子变化也鲜有报道,对抑郁症的免疫学形成和发展机制阐释尚不明确。本课题旨在研究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抑郁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中医药手段治疗,探讨其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的免疫学机理。研究内容包括:1.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模型中的变化选用的动物模型为慢性不可预见性小鼠抑郁模型。对小鼠连续21天每天给予一定强度的随机刺激:禁食禁水、倾斜饲养、水平振摇、湿养、昼夜颠倒、通宵照明、夹尾、冷刺激、热刺激、噪音刺激等,造模结束后对模型小鼠进行开场试验、糖水偏好试验并测定其体重、摄食量的变化,以此作为评价指标对造模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抑郁模型的逐渐形成,模型组小鼠14d、21d的体重较对照组小鼠显著下降;模型组小鼠的摄食量与空白组摄食量相比也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造模21天时观察到显著性差异,因此21天可形成抑郁模型。造模小鼠无菌条件下分离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并以LPS刺激,用ELISA法、MTT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中NO、TNF-α、IL-1β、IL-6等细胞因子的含量,观察造模过程中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NO在造模过程的第3d、7d均未发现显著改变,而在造模的第21d时显著下降。其分泌TNF-α的能力有提高趋势但未发现显著差异;分泌IL-1p能力在造模的中后期(7d、21d)显著提高;分泌IL-6的能力在造模后期(21d)显现出了明显的提高。2.针药结合治疗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模型行为学改善作用及对巨噬细胞的影响。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手段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模型小鼠进行治疗,观察治疗不同时间后模型小鼠行为学的改变情况,并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发现:治疗7d后,氟西汀组与针药结合组均能改善模型小鼠水平运动、糖水偏好等相关的抑郁样行为。治疗14后,模型动物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表现为开场行为学的好转。但在糖水偏好方面仍维持较低水平,各治疗手段未显示出改善小鼠糖水偏好的作用。治疗干预14天后,这两组都显示出显著的改善小鼠糖水偏好的效果。治疗7d、14d后,针药结合治疗组小鼠巨噬细胞分泌NO的能力得到显著的上升。治疗7d后,针药结合组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显著下降;治疗14d后细胞因子TNF-α、IL-6显著下降,IL-1β虽然也表现出下降趋势但未差异。3.甘麦大枣汤对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模型行为学改善作用及对巨噬细胞的影响。采用甘麦大枣汤灌胃治疗,观察其对抑郁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含量,探讨中医药治疗抑郁症可能的免疫学机制。发现: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模型小鼠7d后,对模型小鼠的糖水偏好率、体液消耗量、体重都有显著的影响,在治疗的14d糖水偏好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图3-2)。甘麦大枣汤治疗组小鼠的NO分泌量在第7d和14d时都显示出显著的提高效果,其提高作用与氟西汀组相似。用甘麦大枣汤对抑郁模型小鼠治疗7天后巨噬细胞分泌IL-6的水平显著下降,TNF-a和IL-1β的分泌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但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到第14天时,用甘麦大枣汤治疗组的小鼠巨噬细胞分泌TNF-a和IL-6的能力出现显著的下降。由以上结果我们得出:在抑郁症的整个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小鼠行为学、对幸福事件感知能力、体重、摄食量等一系列指标的改变,表现为在抑郁症形成的中后期,小鼠运动能力、探索能力显著下降;糖水偏好率显著下降;摄食量减少;体重减轻。与此同时,模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在造模完成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a、IL-IL-1β能力的提高和分泌NO能力的下降。提示抑郁症形成过程中伴随着炎症的发生,免疫应答的激活。中医药治疗(针药结合及甘麦大枣汤)能显著改善慢性不可预见性抑郁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提高模型小鼠对幸福事件的反应能力。与此同时,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的能力,并降低巨噬细胞分泌TNF-a、IL-6的能力,对IL-1β的分泌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无显著性差异)。药物治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提示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抑郁症的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回族医药理论体系和语言文字缺如,其医技医术教育、传承模式局限是回族医药发展存在的客观问题。作为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蕴藏着一批回族医药学专家,陈卫川主任医师是
把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定位于“校长”、“教育家”、“高层次管理人才”都是偏颇的,其科学定位应当是“专家型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正>纵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还普遍存在学生被动机械学习的现象,而另一部分教师则一味追求不符合实际的所谓的"开放",造成课堂教学目标定位严重偏
中医学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诊断是治疗的基础,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来辨病、辩证、判断预后及治疗效果,而舌诊在中医诊断方面又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舌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寻求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肌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C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侵袭的促进作用。方法:qPCR、Western blot检测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及正常星型胶质细胞中FOX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FOXC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和凝血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理。方法:所选病例均来源于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黑龙江
舌诊客观化研究的主要疾病有: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中医证候舌诊客观化的研究中,主要以西医辨病为基础而开展,所使用的舌诊量化相关
目的:本研究在建立维医异常黑胆质性糖尿病病症大鼠模型基础上运用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对异常黑胆质证、糖尿病、异常黑胆质性糖尿病病证大鼠及正常大鼠血清和尿液的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临床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肾炎的发病率较前明显升高,由于该病容易引发慢性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