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口区域在许多国家都属于最发达的地区,我国也是如此。随着河口周围居住的人口不断增长和工业的集中发展,河口正遭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在河口及近岸区域出现的许多问题中,粘性泥沙的运移和最终去向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近年来沿海河口由于频发的异常天气,改变了河口海湾区域水动力泥沙条件,势必会使河口区域出现新的动态平衡。但目前对河口区域异常天气下泥沙及底床的响应过程的研究工作有限,因此本文选择了以沙源丰富的椒江口及邻近的台州湾为研究区域,异常天气以9711号台风为例,开展了河口泥沙和底床对台风的响应过程模拟,探究了河口区域对异常天气的响应状况。本文基于MIKE模型,详细收集了椒江口台州湾水文资料,建立了常态下的椒江口台州湾区域水动力模型。研究表明率定后的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值符合较好,验证了MIKE模型对研究区域的适用性。综合考虑了9711号台风期间观测得到潮位、径流量、风浪等因素,建立了异常天气下水动力模型,模拟了研究区域水动力流场对异常天气的响应情况。异常天气下潮位峰值较常态约高出3.2m。利用已验证的水动力流场,分别构建了常态下和异常状态下泥沙仿真模型。对比了常态下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选定点计算含沙量变化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符合较好,进一步分析表明常态下泥沙含量受潮流影响较为显著。对异常天气下椒江口台州湾区域泥沙输运研究表明,该区域总体呈现向海输沙;异常天气时研究区域含沙量值约为常态时的3-7倍,且异常天气下泥沙被输运至椒江口外更远的区域。最后,初步探究了椒江口区域底床对异常天气的响应情况,研究发现常态下研究区域底床改变并不显著;而底床对异常天气的响应较为剧烈,河口区域最大淤积量可达0.4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