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虽然国内外针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文献不胜枚举,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样本数据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条件下,理论和实证检验结果并未取得一致性认识,而是出现多元化现象。金融发展理论指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在经济不同阶段、不同的经济结构、不同的金融结构和产权结构下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即金融发展效率有着明显的“门槛效应”特征。世界各国由于经济资源禀赋、经济结构、产权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金融发展必然存在不同的发展路径和金融结构差异,而正是金融结构和金融约束的差异又会反向影响金融发展,进而决定经济增长。本文首先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金融功能即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渠道入手,分析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无疑,金融体系越发达,金融发展对一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强。但金融发展效率的发挥需要经济长时间的积累,金融能否发挥效率同时也取决于一国是否存在有效的金融结构。因此,对发达国家金融结构的对比研究就具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将系统地分析美日金融结构的演变历程,对比分析美日的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总结二者金融结构的演变规律,寻找金融结构差异的成因,以及金融结构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其次,本文收集了美国和日本近几年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有关数据,并通过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一国金融市场和银行分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贡献。再次,针对国内外对中国金融发展贡献认识的非统一性,利用中国金融和经济增长时序数据,采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二者的长短期作用关系,深化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间作用关系问题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发展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