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审计环境的快速变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探索,寻求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和途径。按照前审计长李金华“要从系统论、信息论的高度来研究计算机审计,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把孤立判断变成系统把握,系统论最终要体现在数字化建设上,审计的最终出路在于数字化”的要求,积极探索数据式审计模式,深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过程中,作为信息的载体的数据,并作为审计的基本对象,数据的意义反映出的业务本质就是其最有价值的体现,也是审计的核心所在。数据无法脱离它所处的系统,它是具体的财务制度、法律规章、业务流程量化的表示,因此将预算数据与具体的审计对象结合起来,以审计对象的业务逻辑和数据钩稽关系为依据,构成对应审计实体的审计模式,将数据还原到它所体现的业务本质上来,是进行审计实施的关键。为了科学有效的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需设计一套适合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模式来指导审计实践的开展。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实质是在传统的审计模式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论为理论支撑,以中央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和国库管理集中支付制度为依据,从宏观的角度构建总体的审计模式,即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审计工作的重点,发现带有规律性的突出问题。在宏观审计模式的大框架下,从微观上细化审计程序,改变传统的审计思维和方法,把预算执行审计的触角向预算编制与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两头延伸,借助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快速运算和自动汇总能力,以国库集中支付数据、预决算数据、会计数据为审计对象,利用SQL语句,设计实用的审计模式,筛选出审计疑点,查找审计证据。在对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模式构建环境和构建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全貌,就如何完善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的有效性以促进计算机审计的开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为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实践的开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