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神崇拜是我国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种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然崇拜。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经济社会,农业生产与水密切关连。因此,我国很早就产生了对水神的崇拜。先秦秦汉时期是我国水神崇拜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这一时期水神崇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水神崇拜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人的生命离不开水,水为原始先民提供重要的生活资料,进入农耕时代,农业生产也需要水,但洪水的肆虐却给原始先民带来灾难。因此,原始先民对水既依赖又恐惧,加上万物有灵观念和原始巫术的影响,于是产生了对水神的崇拜。先秦秦汉时期的水神崇拜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最初的水神崇拜主要表现为对自然水体的原始崇拜,后来逐渐出现把部落首领作为水神崇拜。商代对水神的崇拜主要是为了祈雨、求丰收,祈战和求福佑。商代对水神的祭祀很隆重,这个时期的河神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具有自然神和祖先保佑功效的神灵,而且开始有了人格化的特征。西周时期在水神的祭祀上,开始向着等级化和制度化的方向转变,而且对水神的祭祀成为统治者实行政治统治的一种手段。西周、春秋这两个时期水神的职能得到了扩大,除了有着节制雨水的职能外,助佑战争、监督盟誓等神性有了更多的体现。战国时期,受到人文思潮的影响,水神向着人神化的方向发展。到了秦汉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南方水神的地位得到提高,并对中原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水神的职能方面,除了保留左右云雨、作祟致疾等一些职能外,助战、盟誓这种社会职能比较少看到,而控制洪水和影响交通的作用就有了更多的体现。水神的祭祀上,祭祀的规格规范得更加具体,同时在祭品上几乎看不到人祭的出现。这个时期水神以人的形象的出现也变得普遍。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神崇拜也逐渐从自然崇拜向人神化的司水神灵的崇拜方向发展。先秦秦汉时期水神崇拜的对象十分广泛,水神的名目繁多,从文献记载看,先秦秦汉时期的水神崇拜可以分为对具体直观的自然水体的崇拜,包括对河川、井、海等水体的崇拜;对气象水神的崇拜,包括对雨神、云神、雷神等气象水神的崇拜;对动物水神的崇拜,包括对鱼、蛇、龙等动物水神的崇拜;对人物水神的崇拜,有对女娲、共工、伍子胥等人物水神的崇拜。除此之外,有一些被认为具有司水职能的神灵也受到人们的崇拜。它们共同组成了先秦秦汉时期的水神崇拜体系。先秦秦汉时期的水神崇拜具有功利性、地域性、人神化、制度化这些特点。人们崇拜水神是因为水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给人们带有一定的利益外也会带来一定的灾害。为了使水向着有利自己的方向发展,人们祭祀水神,期望获得水神的护佑。先秦秦汉时期的水神崇拜随着地域范围的扩大,南北方的水神崇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先秦秦汉时期水神崇拜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水神的人神化的过程,人们逐渐赋予水神人的品格和形象,不断地改造水神,使其符合自己的需要。先秦秦汉时期对水神的祭祀也逐渐向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西周之后对水神的祭祀成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对水神的祭祀成为统治者加强其统治的一种手段。先秦秦汉时期的水神崇拜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巨大的影响。在政治方面,对水神的祭祀不但成为政事活动的一种,而且人们把水情与为政者的德行政绩联系在一起,对政治的兴衰有着极大的影响。经济方面,水神崇拜对农业、渔业、交通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文化上,它对民俗、宗教、文学等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先秦秦汉时期的水神崇拜文化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对我们认识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