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脑卒中疾病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 BI)、Fugl-Meyer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明确延续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为医院建立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延续护理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某医院神经内科有效纳入初次、新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55例,对照组55例。统计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利用百分比描述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及脑卒中疾病的相关信息;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BI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1)BI指数及BI指数提高幅度比较: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BI指数分别为(91.55±16.607)和(82.64±21.470),有统计学意义(P<0.05)。BI指数提高幅度分别为(30.91±18.436)和(25.45±14.184),无统计学意义(P>0.05)。(2) Fugl Meyer运动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幅度比较: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别为(92.22±13.148)和(85.62±21.33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运动功能分别为(60.33±±9.961)和(55.04±15.87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运动功能分别为(31.89±3.938)和(30.55±5.931),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提高幅度分别为(23.25±±17.711)和(15.47±13.42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幅度分别为(16.67±12.757)和(10.58±10.001),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幅度分别为(6.58±5.921)和(5.044±5.062),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脑卒中生存质量及生存质量提高幅度比较: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分别为(52.58±10.645)和(45.69±12.640),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质量12个维度之间比较: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上肢功能、社会角色和体能,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能力、思维能力、家庭角色、个性和情绪,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语言能力、视力(P>0.05)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生存质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0.65±9.264)和(16.35±8.843),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12个维度之间比较:自理能力提高幅度和上肢功能提高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能力提高幅度、思维能力提高幅度和体能提高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语言能力提高幅度、视力提高幅度、工作能力提高幅度、家庭角色提高幅度、社会角色提高幅度、个性提高幅度和情绪提高幅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2)延续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