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东日乘』中の汉诗十首につぃて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诗这一文学范畴,因为常常采用比喻、暗示之类的间接的表现手法,所以为了理解其蕴于言底的真实意境,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它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伴随中国文化的传入,日本也开始了汉诗的创作。从七五一年作为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的编纂开始,日本汉诗的形成和发展共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王朝时代、五山时代、江户时代、明治以后。日本汉诗的顶点为江户期开始至明治初期的一段时间,明治以后便逐渐衰退。森鸥外是明治时代文学界的代表人物,所以他的汉诗创作也无不例外的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与森鸥外的小说相比,汉诗更能直接的表达他的思想和感情。其诗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题材丰富。就汉诗全体的印象来讲,森鸥外可以说是非常卓越的汉诗人。这一点从极其贴切的运用内容广泛的典故是与其同期的漱石所不能比较的事实可以看出。因此,本文将以中国诗学为基础,拟对森鸥外留德归途中的日记《还东日乘》所载的十首汉诗为研究对象,从诗型、平仄、韵的作诗规则这一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希望以此能够了解《还东日乘》所载的十首汉诗在作诗法上究竟是否遵循了汉诗的规则,从中国汉诗及文学作品中受到了那些影响,作者森鸥外对这十首汉诗的创作意识又是什么,以及这十首汉诗在这一日记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语言艺术的独特性。从而,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将以此为基础,针对汉诗这一文学体裁,在森鸥外作品中所具有的表现意义及地位有一个暂时性的把握。   本文的具体构成如下。   第一部分为序章,主要叙述本论文的写作动机。   第二部分介绍关于《还东日乘》的先行研究。   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作者森鸥外的汉文学素养。   第四部分从中国诗学的视角来看《还东日乘》中的十首汉诗,首先对此次渡行的旅程概要和汉诗的作诗时期进行简单介绍,并对这十首汉诗从中国汉诗中受到的影响进行考察,再主要以诗型,韵,平仄三个方面的作诗规则为基础来看这十首汉诗的瑕疵。   第五部分分析作者森鸥外的创作意识,及这十首汉诗在《还东日乘》这一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前文论述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爱·摩·福斯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20世纪英国文坛的奇葩,一直以来倍受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福斯特作为现代主义作家的地位被奠定,而伍尔夫一直以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其中旅游是最喜闻乐见的一种交流形式。在旅游中亲身体验异国风情,既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个对异国文化的感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