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声呐成像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le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不仅有广袤的陆上领土,还有辽阔的海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的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声呐成像系统在水下探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声呐数据采集是声呐系统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成像要求的提高,声呐成像系统对数据采集的同步性和精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研发的三维声呐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能够有效进行数据同步采集和传输,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过如下:1.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方案研究。研究并设计了通过主从两个采集板实现256通道水声数据实时同步采集的总体方案;分别对主从采集板板内和板间同步方式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多级时钟分配的硬件同步方案。设计了独立的模块实现高精度同步信号的生成,优化设计了同步时钟驱动系统,减小了时钟偏移,获得了较好的时钟脉冲特性,从而提高多通道数据采集的同步性,实现了纳秒级同步精度。2.数据传输方案研究。研究并设计基于千兆以太网的水声图像数据高速实时同步传输系统;分析并优化设计了数据传输数据流格式、数据缓冲存储机制;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消息仲裁的多级数据缓存方案,实现了约500Mb/s水声数据流的报文构造和实时传输。在计算机平台上开发了水声数据接收软件,提出了基于多线程、多级队列缓冲机制的数据处理方案,可以实时解析采集系统传输的数据流、同步提取水声数据、缓冲并存储数据,较好地解决了高速水声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的丢包现象。3.基于所提出的采集系统软硬件方案,研制了完整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及计算机软件,建立了完整的实验验证和性能测试平台;完成了256通道水声数据100K同步采集传输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方案能够实现256个通道水声数据的同步采样和传输;系统传输过程中丢包率接近零、数据采集相位一致性、幅度一致性、短路噪声和系统功耗等均满足要求。
其他文献
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装配式框架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核心在于节点连接方式。本文研究的附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萜类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能帮助人体清除氧自由基,延缓衰老,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的发病率。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番茄红素,必须通过饮食获取,85
目前,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绿色,生态,节能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其中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因其污染物处理容量大,对水质及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环境逸臭少而成为主流工艺。本论文以四川省成都市某高职院校内的莲花湖为研究背景。莲花湖周边教研,生活公共设施集中、人口密集,对湖水水体环境影响明显。莲花湖与外部水体水质交换能力弱,水域相对封闭,自我修复能力差。本论文以水平潜流人工湿
为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顺利进行,必须实施全面的施工管理。首先,需要不断完善市政施工管理体系;其次,重视并加强各施工组织的协调;再次,应当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最后,
提高火焰燃烧效率,保障火焰燃烧安全,对于保障国计民生和推进节能减排,乃至保卫国家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方面意义重大。而保证这两点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火焰燃烧过程的实时监
伴随地基加固技术足见趋于成熟,土工袋地基加固技术也足见被重视和应用开来,使用土工布袋对土有强化的属性,在码头和地基处理的方面,国内外一直研究和运用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工
近年来,煤矿事故率不断降低,粉尘灾害却愈发突出。高浓度粉尘环境所导致的尘肺病以及粉尘爆炸事故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身心健康。为了降低煤矿井下主要产尘区域即综掘工作面区域的粉尘浓度,对综掘工作面的粉尘来源以及粉尘的理化特性进行了解,根据粉尘随风流运移的规律,对综掘工作面的风流流场进行调整。针对目前综掘工作面常用的通风系统中存在的缺陷,以长压短抽式通风与附壁旋流式通风为基础,设计综掘工作面径向旋流屏蔽通
[目的]对处方各味药材进行质量比较,优选出品质优良的药材;对淫藤骨痹康处方制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系统研究,为其新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指标
全球自然灾害频发,救援任务具有时间紧、任务重和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目前救援主要依靠人力和传统工程机械为主,救援效率低,亟需研制高灵活性、智能化的救援机器人。基于上述要求,针对国内某双臂救援机器人,本文对其双臂协调作业空间和末端属具快速更换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进行双臂救援机器人协调作业空间分析。基于Denavit-Hartenberg(D-H)参数表示法为机械臂连杆建立局部坐标系,建立机械臂的
基坑工程一直是岩土工程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土体支护与加固技术,它具有施工工期短、成本低、适用土体范围广(如较厚的软弱下卧层、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