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ng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v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来的。在Hymes看来,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他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参数(1)语法的正确性;(2)话语的适合性;(3)话语的得体性;(4)话语的实际操作性。Hvmes关于交际能力的理论拓宽了人们对外语教学研究的视野,它启发了不满足于仅分析语言形式和结构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随后,Widdowson,Swain和Canale,Littlewood对交际能力涵盖的内容和个人达到交际目的所用的技能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他们的理论的侧重点都包括“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语言的结构来看,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从语言的功能来看,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一个人的社会文化知识限制了他的潜在语言能力的输出和使用。很难想象一个不具有某语言社团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正确、得体地与该社团的人进行交际。 英语学习在中国属于外语学习的范畴。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因素和以行为主义、结构主义为基础的教学流派的影响,中国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四会能力”,而忽略了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母语的交际能力,并内化了与语言使用紧密相关的母语文化。这就使他们在缺乏地道的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下,对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和内容产生误解或负迁移。同时,我们应看到,现代高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全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人们应成为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因此,文化导入成为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般说来,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运用言语手段和非言语手段达到某—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本文拟以文化与交际能力的相互作用为视凭,从文化对交际过程各组成因素的影响为文化导入的切入点,探讨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实际操作。 概括地讲,文化是人们所思、所言、所为的总和。语言的意义反映了特定的文化内容。文化又为人们制定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在交际过程中,信息交流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心理过程。编码是信息源按照一定的语法短则和受社会、文化制约的交往规则对言语/非言语语码进行组合,创造信息的过程。译码是接收者对从外界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无论是语码、信息源、还是接收者,他们都扎根于一定的文化现实中。词汇是言语的基本要素,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词语的指示意义和联想意义也有差异,非言语行为如体势语行为、时空语行为和辅助语也都负载了内隐或外显的文化意义。显然,只有交际双方在编码和译码时能共享与语码相关的社会文化内涵,才能避免文化冲突和交际破裂,并提高交际预测能力。 , 文化是广义的,动态的。但是,一定的交际事件总与直接的社会情景相联系,而社会清景又深嵌在文化这一更为宽泛的环境中。因此,影响交际的诸多文化因素大体可分为两类:宽泛的交际环境和具体的交际环境。前者由认知和情感因素构成,如世界观、价值观、民族中心主义和定势等。后者则包括在特定交际场合限制语码选择的语境和话语方式。从整个文化系统来看,以上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属于不同层面,又有相互重叠之处。它们为英语教学中的诸多课程提供了文化导入的理论框架,使学生在逐步积累文化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调整语言输入材料中与母语文化相异的信息,同时强化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知识——行为——互动这三个层次上,把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与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学内容有 结合起来。可以说,文化导入是多方位的,它与语言教学同时并送,并且强调外语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母语与外语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不是让一和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而是通过对比与综合,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识,让学生更明确地感受到母语文化的局限性和优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e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外语教育,通过移情作用导入文化,培养了学生对外语学习和文化的积极态度,他们可以运用已有的交际能力注一步获得文化知识,以病足今后的专题研究和职业需要。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5月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评估丙型肝炎与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风险关系的文献,借助RevMan 5.3软件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暴露风险比值比进行定量合成分析。结果分析共纳入14项病例对照研究和2项队列研究,异质性检验显示16项
如今,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然而,在体育教学中,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从传统领域逐步发展到了农业领域,总结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指出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技术及其方法,同时对这一系统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未来发展前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总体种植规划后,需要进行苗木管理,其种植质量直接关系园林工程施工效果。因此,必须将苗木管理技术加以推广和应用,才能提升绿化施工质量,从而创造更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