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许多学习者在贯穿其十几年甚至半生的英语学习中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低成就的教育事实尤其值得关注,这一教育事实的形成从社会、家庭、环境各方面都可探寻到细微的根源。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外学者论述学习困难和学习障碍的著述不少,但直接论述学习中的心理弱势群体的未能找到。英语教学是个难题,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学习者的心理因素更是个难题。英语教学涉及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语言的知识传授,要真正实现教育以人为本和教育的民主和平等,必须首先关注学习者的心理状态。至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则是教学研究中最细微、最敏感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对南宁市随机抽样的六位分别来自大学、高中、初中和工作岗位的英语学习者的访谈进行研究。本文的观察和分析视角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学习者过去的学习和成长经历、现在的学习情况、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的行为和自我意识和学习者的期望,由此来透视影响英语学习中心理弱势群体产生的因素,通过对“这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学习者,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那些后果”的追问,从而解释和理解心理弱势群体在英语学习中的存在状态,讨论英语学习研究的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