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马铃薯的硒营养特性、丰富马铃薯的栽培理论,同时也为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早大白”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化学分析、生物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硒肥对马铃薯硒素吸收转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及结论:1.马铃薯在生育期内各器官含硒量表现为:前期以根最高,叶最低,后期叶含量最高,块茎最低;马铃薯各器官硒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呈现出降低趋势。施硒肥提高了马铃薯各器官硒含量,但没有改变马铃薯生育期内各器官硒含量的变化趋势。2.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均表明,对土壤施硒可显著提高成熟植株块茎总硒和有机硒含量;随着土壤施硒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中的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大田试验中,三种硒肥在适宜施硒量(37.9mg/m~2)时,有机硒转化率增加13.00%~15.10%;盆栽试验中,四种硒肥在适宜施硒量(1.5mg/kg)时,有机硒转化率增加3.22%~27.76%(亚硒酸钠硒肥处理除外)。3.适量硒对马铃薯产量、品质有促进作用,过高时则会对马铃薯的生长产生抑制,降低产量和品质。大田试验中,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生物炭基硒肥处理下的产量、粗蛋白、还原糖和Vc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生物炭基硒肥处理和硒酸钠硒肥处理下,马铃薯以上各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低施硒量(12.6mg/m~2)时,三种硒肥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之后随着施硒量的增加淀粉含量变化不显著;与对照相比,三种硒肥在适宜施硒量(37.9mg/m~2)时,马铃薯产量提高了4.87%~5.44%,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2.18%~20.03%,还原糖提高了6.45%~12.90%,Vc含量提高-0.54%~3.11%,淀粉含量增加了-0.73%~1.12%;盆栽试验中,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均呈降低的趋势。4.盆栽试验显示,生物炭基硒肥处理、生物炭基硒肥处理在马铃薯产量、硒含量上的效果要优于硒酸钠硒肥处理、亚硒酸钠硒肥处理,其硒肥用量以3.0mg/kg为宜。大田试验结果显示与普通硒肥相比,生物炭基硒肥处理、生物炭基硒肥处理在马铃薯生育期内硒素释放均很长效,并促进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综合考虑三种硒肥对马铃薯含硒量、产量、品质的影响,生物炭基硒肥处理最佳,生物炭基硒肥处理次之,硒酸钠硒肥处理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