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伴随国内股票市场水平的逐渐提升,其对我国经济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尤其是股票价格的变化性,其不管是对投资者有关风险与收入的全面剖析,市场监督管理者的监管,还是对于作为上市企业股东效益最优化的达成,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依据股票市场自身的变化来剖析其深层次的因素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资金投入者进行投资决策和上市企业的平常运营管控决策等提供有关根据。从逻辑架构方面而言,本论文大致包括4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论述了本论文的探究背景和研究价值,并指出本文的可能存在的创新以及出现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引入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初步分析了可能影响股市波动性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股市波动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宏观经济因素、证券市场因素以及交易行为因素等,并通过数据分析,构建模型,得出结果;第四部分,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在探究过程中,本论文重点运用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的剖析方法,在参考前辈探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了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上证指数、成交额、GDP增长率、对外贸易等数据,构建了惯常使用的eviews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检验,最终得出了如下实证结论并做出了详尽的解释:第一,宏观经济对股市并没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出社会消费品总额以及进出口净额对股市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对股市在不同阶段具有显著影响,具有典型的政策市特点。第三,相对于国外成熟市场,我国股市的波动相应比较频繁而且剧烈,这种异常波动形成的直接原因都是来自于市场上出现的某些信息。至于为什么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却给市场造成很大影响,一方面原因就是广大中小投资者没有科学专业方法进行理性投资,也就是说我国中小投资者存在心理层面的认知偏差。另一方面是我国的信息纰漏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在最后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首先需要理性的政策干预,管理层尽量采取间接的调控管理模式,引导市场内部的供求平衡,加强对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其次是加强对信息披露的完善以及监督,只有不断的完善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给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建立起一个快速的、有效的诉讼制度,才能引导股市的真正价值回归,使股市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最后是加强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规范其投资行为,进一步稳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