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实施不同洁治周期的固定正正畸患者在矫治前、矫治1、3、6个月时龈沟液量、龈沟液中IL-17的含量以及牙周临床指数的变化,来评价不同周期的预防性洁治对固定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探讨固定正畸患者合适的洁治周期。方法:选取直丝弓矫治患者41名,随机分成三组,A组为一月一次的牙周洁治组,B组为三月一次的牙周洁治组,C组为六月一次的牙周洁治组(对照组)。以右上颌第一磨牙(16)、左上颌中切牙(21)、左下颌第一前磨牙或第二前磨牙(34/35)、右下颌中切牙(41)为检测牙位,分别于矫治前、矫治1、36个月时采集龈沟液并记录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所采集的龈沟液中IL-17的含量。结果:1.牙周临床指标: A组在1个月时菌斑指数、牙龈指数较矫治前升高(P<0.05);B组在1、3个月时菌斑指数较矫治前升高(P<0.05),在1、3、6个月时牙龈指数较矫治前升高(P<0.05),C组在1、3、6个月时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较矫治前升高(P<0.05),在6个月时探诊深度较矫治前升高(P<0.05)。矫治3个月时A组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显著低于B、C组(P<0.05),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时,三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别(P<0.05)。探诊深度在矫治前、矫治1、3、6个月时三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别(P>0.05)。2.龈沟液量: A、B、C三组的GCF量在矫治1、3、6个月时均较矫治前显著增多(P<0.05)。3个月时A组显著低于B、C组(P<0.05),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时,三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别(P<0.05)。3. IL-17的含量:A组在矫治1个月时IL-17含量较矫治前升高(P<0.05);B、C组在矫治1、3、6个月时均较矫治前升高(P<0.05)。3个月时A组显著低于B、C组(P<0.05),后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时,三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别(P<0.05)。结论:1.牙周洁治对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健康具有维护作用,并且洁治周期越短,其维护效果越好。2.一月一次的牙周洁治对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维护作用效果最好,但丁正畸医生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口腔卫生状况适当的选择合适的洁治周期。3.龈沟液量、龈沟液中IL-17的含量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呈现明显的正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评价正畸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