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代,随着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与医疗卫生知识的传入,中国传统的缠足习俗逐渐成为野蛮、落后的代名词,一场轰轰烈烈的反缠足运动也随之在中国大地上展开。虽然山西自古缠足之风浓厚,但山西的反缠足运动却开始的相对较迟,这与山西地处内陆,与外界联系不便不无关系。山西的反缠足运动是在“清末新政”时清政府的要求下开始的,这一时期的反缠足运动借鉴的是国族主义的观点,将反缠足运动上升到关系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的高度。晚清的反缠足运动是在民间与官方的共同推动下开展的,民间开明士绅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受缠足传统观念的影响,反缠足运动遇到了来自保守士绅、缠足妇女等多方面的较大阻力,反缠足的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到民国时期,阎锡山取得山西的军政大权后,在全省范围内所开展的大规模的反缠足运动,旨在消除全省的缠足现象,并以此为基点来营造山西的文明开化。阎锡山以政府的权威来推动反缠足运动,强调禁罚在反缠足运动中的作用,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但与同时期的其他省份相比,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建设中,反缠足作为妇女解放的应有之义被提到了日常工作当中。这一时期的反缠足运动,主要是在根据地政府的倡导下,由妇女组织主持开展的。经过几十年的反缠足宣传,这一时期的反缠足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再加上战争的威慑作用,许多妇女选择了放足。不过根据地的反缠足运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并没有达到所预期的成效。整体来看,山西的反缠足运动经历了一个禁缠——放足——复缠——再禁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复杂性与艰巨性。缠足时代虽已经一去不返,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缠足所代表的对女性的奴役思想却依然存在,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穿耳、隆胸、整容、高跟鞋等“洋缠足”现象层出不穷,我们需要反思应如何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