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步伐迅速加快,国际贸易收支连年出现双顺差,使得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截止到2011年1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1811.48亿美元,30多年的时间增加了近20000倍,可谓增速惊人。作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强大的有力证明,能够为我国顺利参与国际贸易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证。然而,过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也会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很多消极影响,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物价水平不断升高,老百姓已经明显感受到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压力。在我国,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中央银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得不从外汇市场上买进大量外汇,并投入相应价值的人民币,从而增加了以外汇占款形式存在的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那么,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究竟对通货膨胀有没有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本文拟就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从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现状,快速增长的原因及通货膨胀的基本情况出发,对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从理论上探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导致物价水平上涨的传导机制;然后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都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针对这个问题,为了缓解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本文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现有外汇储备的使用、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等四个角度出发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经济亦无法独善其身,长期的对外贸易顺差和大量外汇储备积累使得人民币汇率成为了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
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形势造成了很大冲击,我国资本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绩效遭受了极大打
实验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今天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试验。统计试验可以抽象的理解为安排一系列通过不同的输入获得不同输出的检验活动。,通过分析这种变化之间的关系
The modern financial theory was generated in 1950s by Markowits and ha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1970s. During this period, it gradually forms a relative complete
1997年,泰铢严重贬值导致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引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危机自泰国不断向周围国家和地区扩散。为抑制危机的深化和维护本地区稳定,中国作出了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并实施
《京都议定书》中引入清洁发展机制(CDM),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合作的双赢机制。CDM机制给中国带来难得的机遇。在政府政策等多方面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