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点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的CT影像特点,初步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WHO2010)与CT影像特点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螺旋CT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共86例,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CT影像指标(病变最大径、肿瘤边界,生长方式,有无溃疡及囊变坏死,是否侵犯浆膜,肿瘤强化方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进行分析,并比较上述指标在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G1和G2级)与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s,G3级、MANEC)之间的差异。 结果:86例患者共87个病灶(1例患者为双病灶),仅一例患者出现类癌综合征,其余患者均为无功能性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且病理分级为G1级为14例,G2级为3例,G3级为49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为21例。其中发生于贲门区44例,胃体28例,胃窦部15例。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病变长径>3cm)、肿瘤边界、生长方式、有无溃疡、是否存在浆膜侵犯、强化方式、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与不同病理分级(NETs与NECs)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是区分NETs与NECs的独立因素,两指标联合诊断可以更好地预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级。 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点对判断肿瘤的病理分级具有一定价值。 第二部分: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点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的CT影像特点,探讨不同CT影像特点与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螺旋CT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随访资料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共80例,对患者的CT影像指标(病变最长径、肿瘤边界,生长方式,有无溃疡及囊变坏死,是否存在浆膜侵犯,强化方式,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究CT影像特点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并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 结果:80例患者中77例接受根治性切除(R0),3例患者接受姑息性切除(R2)。在80例患者中,影像学发现肿瘤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较差的无复发生存期。而以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61岁,未进行肿瘤根治性切除,肿瘤最大径>4.5c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较差的总生存期。 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点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