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影像特点与病理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964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点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的CT影像特点,初步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WHO2010)与CT影像特点的相关性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螺旋CT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共86例,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CT影像指标(病变最大径、肿瘤边界,生长方式,有无溃疡及囊变坏死,是否侵犯浆膜,肿瘤强化方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进行分析,并比较上述指标在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s,NETs,G1和G2级)与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s,G3级、MANEC)之间的差异。  结果:86例患者共87个病灶(1例患者为双病灶),仅一例患者出现类癌综合征,其余患者均为无功能性胃神经内分泌肿瘤。且病理分级为G1级为14例,G2级为3例,G3级为49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为21例。其中发生于贲门区44例,胃体28例,胃窦部15例。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病变长径>3cm)、肿瘤边界、生长方式、有无溃疡、是否存在浆膜侵犯、强化方式、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与不同病理分级(NETs与NECs)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是区分NETs与NECs的独立因素,两指标联合诊断可以更好地预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级。  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点对判断肿瘤的病理分级具有一定价值。  第二部分: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点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的CT影像特点,探讨不同CT影像特点与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螺旋CT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随访资料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共80例,对患者的CT影像指标(病变最长径、肿瘤边界,生长方式,有无溃疡及囊变坏死,是否存在浆膜侵犯,强化方式,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究CT影像特点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并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  结果:80例患者中77例接受根治性切除(R0),3例患者接受姑息性切除(R2)。在80例患者中,影像学发现肿瘤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较差的无复发生存期。而以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61岁,未进行肿瘤根治性切除,肿瘤最大径>4.5cm,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较差的总生存期。  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影像特点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是血管内皮前体细胞,存在于外周血、骨髓、脐血中,具有胚胎性成血管特性,参与缺血性疾病血管新生。随着对EPC的深入研究,发现脂
目的:研究生存蛋白(Survivin)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在初发性与复发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及正常包皮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就其差异性进行研究,并
塔吉克族是居住在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母语为高山塔吉克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南次语支。高山塔吉克语和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维吾尔语无论是在词汇组成还是语法结构方面都有
目的: 探讨化疗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74例晚期肺癌患者,分别检测化疗前后患者血清β2-MG水平。首先,运用两独立样本的Wilc
第一部分目的旨在通过胚胎中脑前体细胞体外培养获得高纯度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纯神经元培养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E12鼠胚中脑腹侧的中脑前体细胞,在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DMEM/F12/N2/L-抗坏血酸-2-磷酸酯倍半镁盐培养液中进行扩增,5d后停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细胞分化,4d后通过Neurobasal/阿糖胞苷抑制胶质细胞生长,获得纯神经元,使用TH鉴定多巴胺能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