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区重点人群吸烟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三类重点人群的吸烟率,同时分析在不同性别、研究年份、研究地区等因素人群吸烟率的差异。了解三类人群吸烟率的情况,为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关于在中国大陆发表的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三类重点人群吸烟的调查研究。以三类人群的吸烟率值为效应指标,各资料间进行一致性检验,用以确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发表偏倚采用秩相关检验进行评估。所有统计分析应用R2.12.0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32篇,其中有24篇关于医务人员吸烟的调查研究,8篇关于教师吸烟的调查研究,6篇关于公务员吸烟的调查研究。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员合并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7.4%(95%CI:15.6%~19.2%)、16.6%(95%CI:12.0%~21.7%)、33.7%(95%CI:29.2%~38.3%)。按照性别、研究年份、研究地区、随机抽样和样本量大小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医务人员合并的现在吸烟率男性高于女性,研究地区为西部地区的现在吸烟率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研究报告随机抽样组合并现在吸烟率低于非随机抽样组。对于教师来说,男性合并的现在吸烟率高于女性。对于公务员而言,男性公务员合并的现在吸烟率为47.4%(95%CI:43.0%~51.8%),非随机抽样组合并的现在吸烟率高于随机抽样组,样本量<500组的公务员合并现在吸烟率高于样本量500组。结论:公务员现在吸烟率较高、医务人员次之,教师人群的现在吸烟率最低。性别、研究地区、随机抽样和样本量大小等因素影响三类人群的现在吸烟率。对于吸烟率较高的人群和组别,可采取相应的重点控烟干预措施,降低三类人群的吸烟率,发挥其良好的社会表率作用。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全面禁烟前后医务人员的吸烟情况,比较禁烟前后医务人员吸烟相关行为的变化情况,为评价禁烟政策的效果以及为制定该人群的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纵向调查研究,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查阅2008~2009年合肥地区重点人群烟草监测项目中医务人员的烟草监测资料,内容包括吸烟行为方面、吸烟有关的知识和态度方面、医生帮助吸烟者戒烟情况方面和一般人口学信息方面。采用Epidata3.1录入医务人员烟草监测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疗机构禁烟前,共收集医务人员有764名,现在吸烟率为21.9%;禁烟6个月后,调查了740名医务人员,其现在吸烟率为17.4%;禁烟11个月后,共调查719名医务人员,现在吸烟率为16.0%。禁烟前后,医务人员的现在吸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烟草危害的基本认知方面,禁烟后医务人员对一些烟草危害的正确认知率较禁烟前有所提高。在吸烟、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的认知方面,相对于禁烟前来说,禁烟后医务人员对吸烟与骨质疏松的正确认知率有所提高,对被动吸烟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正确认知率有所提高。在医生帮助吸烟者戒烟方面,禁烟后医生经常询问病人吸烟情况的比例较禁烟前有所提高;同时,医生建议病人戒烟以及听说过戒烟药物的比例均有所提高,但是,禁烟前后医生给病人使用戒烟药物的比例均较低。结论:医疗机构禁烟前后,医务人员的吸烟率有所降低,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医务人员的吸烟率较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控烟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的吸烟率。医务人员对于烟草危害和吸烟、被动吸烟与疾病关系认知情况还不够全面,仍需增强其正确认知率,提高认知水平。医生对病人控烟能力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戒烟知识和技术方法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医生对病人的控烟能力。目的:了解安徽省合肥地区医生、教师和公务员三类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的现状,探讨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以及医生和教师相关的控烟行为,为医生、教师和公务员控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合肥地区的医生、教师和公务员作为研究对象,共调查1412名。以匿名的形式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吸烟行为调查、医生帮助病人戒烟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控烟教学活动等。采用非条件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在调查的704名医生中,现在吸烟率为16.3%;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工作年限和家庭禁烟是医生吸烟的相关因素。共调查教师450人,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学历、单位禁烟和家庭禁烟是教师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在调查的258名公务员中,现在吸烟率为3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年限和家庭禁烟是公务员吸烟行为的相关因素。在对烟草危害的基本认知中,医生、教师和公务员对吸烟引起肺癌、肺结核和肺气肿的知晓率较高,而对吸烟引起的前列腺炎和骨质疏松的知晓率较低;对被动吸烟引起的肺癌、支气管炎、肺炎和哮喘的知晓率较高,但对婴儿猝死综合症的知晓率较低。在医生和教师控烟相关行为中,50%以上的医生总是会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超过一半以上的医生会经常建议吸烟病人戒烟,60%以上的医生听说过戒烟药物,但是不足1%的医生给吸烟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超过70%的教师在过去的一年里,告诉过学生吸烟导致的危害,不足40%的教师教过学生拒绝吸烟的技巧,约40%的教师获得过预防青少年吸烟方面的教材或资料,但是不足10%的教师接受过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50%左右的教师所在学校开展过预防学生吸烟的课外活动。结论:医生、教师和公务员三类人群中需进一步加强控烟工作,降低其吸烟率。医生、教师和公务员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健康危害的正确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生对病人和教师对学生的控烟能力较薄弱,需进一步加强控烟宣传教育和活动,增强医生和教师的控烟观念,提高其控烟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3G牌照的发放,电信运营商始终在坚持不懈的把自己信息通道提供者的角色转变到信息内容运营者,信息化建设则是电信运营商为此迈出的又一重要一步,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成长,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互联网不仅把高科技变成了现实的生产力,而且将商务活动转变为电子化可执行程序。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切经济活动
目的了解合肥市公共场所服务从业人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对控烟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对吸烟行为和控烟措施的态度,分析吸烟的相关影响因素。评价手机短信干预措施对提高公共场
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基础。通俗的说,其主要包括村民自治和乡镇民主两个方面。相较于乡镇民主,村民自治的发展相对来说已比较成熟。我国村民自治的发起和推行
根据作者历年来的调查,共收集鱼类标本3000余号,结合有关报道进行整理,甘肃鱼类有105种,隶属于6目12科65属。其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性,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水系的鱼类有明显的差异。这些鱼类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与三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检查卵巢癌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临床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75例卵巢癌治疗后患
20年来,以《承德民族师专学报》为依托的纳兰性德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尤其是在纳兰性德的生平、作品、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为《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的特色和亮点,
<正>行为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当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影响因素〔1〕,其中饮食习惯和营养因素又与老年人多发病的发生和发展直接相关〔2〕。老年人由于特殊的体质,其营养素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