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诱导下自我分化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boy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来处理,结果会不同,这是因为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对信息进行了不同的选择和加工,从而产生了注意偏向。可见注意偏向是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的,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查阅已有文献发现,有关注意偏向的研究多集中在外界情境或刺激特征上,由于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探索个体内在因素与注意偏向的关系也很重要。根据注意资源理论和人格特质理论可知,个体的人格特质对其注意偏向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将自我分化作为人格特质,并认为其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发展。考虑到高低分化水平的特点,以及他们对带有情绪色彩刺激的不同反应,特引入自我分化这一变量,希望探讨自我分化水平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但是,在不同自我分化水平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加工和处理上,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高分化水平个体在面对外界不同刺激时,没有任何情绪反应,仍能专注且理智的处理事情;有学者认为当压力足够大时,高分化水平个体也会产生身体和情绪问题,从而影响他们的认知活动。针对这一点,注意资源理论和情绪一致性理论给出了很好的解释,即个体倾向于选择与他们的情绪效价相一致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和认知反应。基于此,本研究引入情绪诱导这一因素,探讨当被诱发出不同的情绪状态后,不同分化水平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到底是怎么样的?本研究共包含了两个实验:实验1以带有社会意义的情绪面孔为实验材料,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旨在考察自我分化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实验2在实验1基础上,将短影片作为情绪诱导的材料,进一步探讨不同情绪状态下自我分化水平对注意偏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不同自我分化水平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差异显著。低自我分化水平个体表现出对快乐面孔的警觉,对愤怒面孔的回避;高自我分化个体对情绪面孔不存在任何注意偏向,表明他们对情绪面孔给予相同的注意力;(2)积极情绪诱导下,不同自我分化水平个体的注意偏向差异不显著,但均对快乐面孔表现出更优先的注意,同时对愤怒面孔均不存在回避偏向。(3)消极情绪诱导下,不同自我分化水平个体的注意偏向差异不显著,均表现出对愤怒面孔和快乐面孔的远离与回避,而低分化水平个体对愤怒面孔的回避上比高分化水平个体更明显。(4)无情绪诱导下,高低自我分化水平个体的注意偏向存在显著差异。在对愤怒面孔的注意偏向上,低自我分化水平个体存在回避偏向,而高自我分化水平个体不存在任何注意偏向;在对快乐面孔的注意偏向上,低自我分化水平个体存在警觉倾向,高分化水平个体也不存在任何注意偏向。
其他文献
半参数模型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统计模型,现在已经成为了统计学中的重要统计模型之一.它同时具备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的优越性,模型中既含有参数部分,也含有非
‘五卅’惨案震惊全国,1925年6月省港地区展开了声援‘五卅’运动的大罢工。为了正确指导省港大罢工,由邓中夏担任主编创办《工人之路》报,并且定为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机关刊物。自6月24日创办始至1927年1月27日停刊,发行时间长达一年,是大革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人报刊。邓中夏、苏兆征、蓝裕业等为主要撰稿人,针对罢工工友,登载有关省港罢工的消息、国内外相关工人运动等新闻,设有短评、专载、罢工消息
华金·图里纳(Joaquin Turina)是西班牙民族乐派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受早期西班牙民族乐派奠基人法雅、阿尔贝尼斯等人的影响,在不断的音乐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
本文主要研究印尼孟加影县的华文补习学校,对孟加影县三所华文补习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生源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对补习学校的华文教师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孟加影县
参政议政是每个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然而要真正做到参政参到关键处、议政议到点子上,提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真知灼见,决非易事。政协委员要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必
否定句作为一种重要的句式,相较于肯定句而言,理解其含义更为复杂。这也就成为语言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跨学科领域研究的热潮,现如今研究
先秦祭祀之“乐”作为上古三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中华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对先秦典籍中与祭祀之“乐”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从祭祀之
水彩风景画随着画家们对生活观察的不断深入,绘画作品也在不断地创新,这种创新体现在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变与画家的个人理念和作品意境相融合。《海的风景》系列作品,是笔者研
颜色是所有物体、环境都具备的一条自然属性。探究生物视觉系统颜色信息的编码机制对于认知生物视觉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解码生物的颜色信息对有效利用生物视觉系统
隐喻是个体通过具体的感觉经验来形成和理解抽象概念的过程,具有具身性和文化性。前者为隐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后者则为其多元性的表达提供了可能。味觉是人类重要的感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