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编码G.723.1在TMS320C5402上的实时实现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hao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所设计的语音压缩模块将应用在铁路通信中对数据进行压缩,近年来随着铁路的提速,列车在开动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运行中,那么在运行期间列车员将不断地向该列车的总控制台汇报该列车的运行状况。在列车此次运行结束后,控制台对这段运行时间内的录音进行解码得到原始的语音数据。若列车在运行期间有事故发生,那么通过对这段录音的分析可以知道该事故是在哪个时刻发生的。试想如果不进行数据压缩,以8KHz的采样率,当列车运行12小时时所采集到的数据是12*3600*8000,即有345.6M个数据,其中每个采样数据经16bit的PCM编码,那么这样差不多12小时运行的列车将需要接近6G的硬盘空间来存储此段区间的语音数据。并且随着铁路通信量的日益增加,带宽资源也显得日益珍贵,传统的PCM64kbit/s极大的浪费了有限的带宽,因而采用低速率的语音压缩编码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语音压缩技术的发展也是多媒体数字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且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用DSP芯片实时地实现各种语音压缩算法也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语音编码与DSP的发展,深入研究了ITU-T G.723.1编解码算法的原理并剖析了源C代码,在这个基础之上,通过对C5402芯片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的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的优化措施对源C代码进行优化实现在C5402开发板上的实时运行。在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之后对优化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能实时的地实现G.723.1的语音编码存储和解码工作。
其他文献
电子文档具有容易修改、检索和传输等优点,从而基于移动办公终端的文档实时电子化变得越来越频繁。文档的电子化必须经过页面分割和字符识别,页面内通常含有多种元素如字符、
工作流技术作为面向流程的管理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智能化、高效性、可控性和灵活性。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扩展对工作流技术的应用,以优化其TQCS(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工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美国、欧盟、日韩等国均高度关注并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战略及研究计划;在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率的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SAR系统中,需要对正交两路(I/Q)雷达回波信号需要被连续采样,并同时连续高速实
移动通信从2G发展到2.5G,主要提供的服务仍然是语音服务以及低速率数据服务。随着人们需求的增加,高速率数据和多媒体通信有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所以3G的目标就是宽带多媒体通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无线接入网络呈现出带宽更大、业务种类更多以及服务质量多样性等的发展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未来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将从多个方面寻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