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发生以后,以情绪淡漠、兴趣下降及主动性减退、快乐感消失、易于疲劳、精力减退、睡眠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它是目前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严重地妨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增加了死亡率。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及早发现、及早确诊、及早治疗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抑郁评估,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情况,多角度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从而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调查2014年10月~2015年06月吉林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脑卒中的类型、病灶部位、神经功能评分、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合并疾病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评定抑郁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将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调查了12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45.8%,轻度抑郁32例,占26.7%,中度抑郁为15例,占12.5%,重度抑郁8例,占6.6%。以轻、中度抑郁为主。(2)脑卒中伴有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危险因素患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合并其他疾病(心脏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脑卒中不同病灶部位,抑郁的发生率不同,其中脑干及丘脑位置病变抑郁发生较高,且多灶患者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灶患者(P<0.05)。(4)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关,入院时的NIHSS评分越高越易发生抑郁(P<0.05);而入院与出院NIHSS评分之差不同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5)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卒中后抑郁发生明显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脑卒中抑郁发生与病灶部位、高血压、超重与肥胖、入院NIHSS评分密切相关。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常并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影响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超重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脑卒中病变位置及多发病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等相关,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