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习得理论应用偏颇,以及教学实践的教条化、程式化偏执而造成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低效率的现实困境,本文以“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为理论依托,结合笔者于2016年在美国中学生汉语夏令营从事浸润式教学实践的体悟,针对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美国中学生,试图做出一个合理的口语教学设计。本论文研究采用四种方法:问卷调查、评估测试、教学记录、分析归纳。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通过评估测试来了解学生对于“输入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教学日记以记录“输入知识”和“输出成果”的对比,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并验证所采用的教学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通过分析归纳法把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教学资料、教学音频、学生课堂练习视频进行整理归纳。基于实践调查,论文在“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的理论指导下,设计出“古城寻宝”“我来教汉语”“流行话题辩论”“个人口语展示(IOPP)”等系列口语课堂活动。教学实践表明:“输入假说”倡导的“可理解输入”为学生提供口语输出所应具备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有话可说”。“输出假说”倡导“输出验证输入”。按照这种理念调整设计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获悉学习者是否理解和掌握了输入的信息,从而快速准确地提高学习者汉语口语输出的能力。当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把“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结合起来,以“输入”促进“输出”,“输出”反作用于“输入”,师生,生生频繁互动时,更易于实现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习者汉语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