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汉语口语教学设计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ingki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习得理论应用偏颇,以及教学实践的教条化、程式化偏执而造成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低效率的现实困境,本文以“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为理论依托,结合笔者于2016年在美国中学生汉语夏令营从事浸润式教学实践的体悟,针对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美国中学生,试图做出一个合理的口语教学设计。本论文研究采用四种方法:问卷调查、评估测试、教学记录、分析归纳。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通过评估测试来了解学生对于“输入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教学日记以记录“输入知识”和“输出成果”的对比,及时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并验证所采用的教学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通过分析归纳法把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教学资料、教学音频、学生课堂练习视频进行整理归纳。基于实践调查,论文在“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的理论指导下,设计出“古城寻宝”“我来教汉语”“流行话题辩论”“个人口语展示(IOPP)”等系列口语课堂活动。教学实践表明:“输入假说”倡导的“可理解输入”为学生提供口语输出所应具备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有话可说”。“输出假说”倡导“输出验证输入”。按照这种理念调整设计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获悉学习者是否理解和掌握了输入的信息,从而快速准确地提高学习者汉语口语输出的能力。当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把“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结合起来,以“输入”促进“输出”,“输出”反作用于“输入”,师生,生生频繁互动时,更易于实现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习者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检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的检测采用免疫斑点金渗滤
本文选取《Nature》(自然)杂志2007年51期封面为研究对象。基于符号学和图像学相关理论,通过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对其封面设计中科学知识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
本文以提高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和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中的可溶表达量为目的。首先以hIGF-1为目标蛋白,通过选择合适的策略来提高它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表达量;接着以eGFP为模式
综述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非金属元素硒、砷、碲、卤素、硼、硫、磷和硅的测定中以及非金属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引用文献36篇)。
影视产业的产品和其他文化产业一样,既是商品也是文化产品,它既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还有助于提升一个地区的区域形象。正因为如此,很多发达地区的政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