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基三元合金纳米化学镀层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镀铜在电子、通讯和电工等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其镀层耐蚀性、耐热性、结合力等性能要求日益严格。多元合金纳米镀层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但目前对化学镀铜基多元合金纳米镀层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主要研究Cu基三元合金纳米镀层的制备与表征:通过化学镀方法制备Cu-Ni-P、Cu-Sn-P、Cu-Sn-B、Cu-W-P纳米镀层,分析镀液中主盐浓度比值、还原剂浓度、络合剂浓度、pH值以及热处理对镀层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纳米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进行表征。发现:1.Cu-Sn-P纳米镀层镀速随主盐浓度比值增加先急剧下降,后趋于平稳;络合剂总浓度过大、过小或者单独使用时,镀速较慢。还原剂浓度为0.3 mol·L-1,p H值为13时镀速最为理想。2.酸性镀液中,Cu-Sn-P纳米镀层出现明显腐蚀点,但碱性镀液中镀层不出现腐蚀点,镀层颗粒分布均匀。镀层腐蚀点处Sn含量较高,可以推测镀层受到腐蚀时,镀层中的Cu先被腐蚀。3.Cu-Sn-P纳米镀层中,团聚物呈类球形结构,镀层颗粒呈规则立方体形,小颗粒尺寸在100nm以下;Cu-Sn-B纳米镀层中,团聚物呈花朵状结构,镀层颗粒呈椭圆片状,片状短直径小于150nm;Cu-W-P纳米镀层,团聚物呈三角片状,三角片状边长小于100nm。4.镀层结构不随工艺配方的改变而改变。纳米镀层Cu-Ni-P、Cu-Sn-P、Cu-Sn-B、Cu-W-P在2??43.29°时出现Cu(111),在2?=50.43°时出现Cu(200)。5.热处理后纳米镀层团聚物更为分散,尺寸减小,团聚物边缘发生融合,镀层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化。
其他文献
对物质的磁性现象的研究一直都在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人们为了研究其物理机理,发展了许多不同的实验和理论方法。在众多的研究手段中,由于格林函数方法能由低温到高温统一的解
金属锂由于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 m A h·g~(-1)),被视为锂二次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其突出的优势使之被运用到诸如锂金属二次电池、Li-S等电池体系中。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锂电池内部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如锂枝晶的生长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和库伦效率的降低、Li-S电池体系中“穿梭效应”及其所带来严重的“自放电”等问题。本论文选择目前应用价值较高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Li_7La_3Zr_(
陶瓷作为历史悠久的实用产品始终是工业设计的重要分支。陶瓷产品造型的表现形式具有双重属性,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物质功能,既实用层次的要求,其次要有丰富且独特的产品造型形
从夸克层次上研究强子结构和强子奇特态的性质以及强子一强子相互作用是强作用物理的重要课题。QCD是目前大家公认的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然而,对于轻夸克系统,低能区的QCD非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