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湖遗址墓葬腹土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13519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墓葬腹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考古材料,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古人类活动的潜信息,通过对墓葬腹土的分析研究,可以获得许多古人生活时期的饮食、健康、卫生条件以及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相关的资料。但是许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发掘时大多只注意对墓葬内随葬品和人体骨骼的收集,墓葬腹土并没有引起考古工作者足够重视。 本文对收集自贾湖遗址的几个墓葬腹土样品在古寄生物和植硅石两个方面进行了实验分析。 寄生物考古学在国外发展较为迅速,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对墓葬腹土的古寄生物研究还未曾涉足。国内在寄生物考古学领域的研究相对滞后,专门从事古寄生物研究者至今鲜见。本文通过对贾湖遗址墓葬腹土古寄生物的实验分析,为寄生物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积累了经验,在方法上也是一次创新性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对贾湖遗址墓葬腹土中所含古寄生物的研究,发现了一些与人体直接相关的古寄生虫卵,对分析古代贾湖人的饮食、健康、卫生状况及生存环境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本文还通过对贾湖墓葬腹土中所含植硅石研究,发现了一些来自人类食用植物的植硅石,这对了解当时人类食物来源及结构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线索。 此外,本文对墓葬腹土的采集、保存、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作了简要介绍和探索,以期引起考古工作者对墓葬腹土的兴趣和重视,以便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注意对墓葬腹土的收集和保存。
其他文献
菊原产于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菊是一种具有研究价值的花卉,菊集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于一身。近年来,菊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国内学者
近几年来,中国公众对雾霾现象的关注骤然上升,甚至达到谈霾色变的程度。这其中存在不少误解和认识偏差。其实雾霾现象古已有之,其成因比较复杂,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以杭州地
饮用水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几千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需求的探寻。古人曾经采取过多种方法进行取水,如凿井、挖渠,取水技术与工具也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发展。   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