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针菇营养极为丰富,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食用菌。随着人类对保健品以及金针菇营养价值认识的逐渐加深,金针菇将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与此同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金针菇菌柄基部废料的产生,但是在现有的报道中,关于金针菇的研究大多都是关于子实体和菌丝体,目前还没有针对金针菇菌柄基部废料的研究,所以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该废料充分利用起来,既能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其利用价值。论文采用响应曲面中的Box-Behnken对超声波提取金针菇菌柄基部多糖(FSP)影响其得率的三个因素即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水料比进行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得出金针菇菌柄基部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80W、超声时间19.8min,水料比28mL/g,使用此条件,金针菇菌柄基部多糖的得率为16.20%,与预测值16.40%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与传统的热水提取比较,多糖得率提高了70%,提取时间减少了92%。通过DEAE-纤维素-52柱层析分级纯化金针菇菌柄基部粗多糖,得到三个多糖组分FSP-1、FSP-2和FSP-3。运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别测定了金针菇菌柄基部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FSP-1、FSP-2和FSP-3基本的理化性质。对于粗多糖、FSP-1、FSP-2和FSP-3总糖含量分别为64.19%、99.19%、96.42%和65.17%;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74%、未检出、2.07%和3.00%;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94%、4.63%、3.40%和1.72%;硫酸基含量分别为0.55%、0.49%、1.37%和0.32%。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粗多糖、FSP-1、FSP-2和FSP-3含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羧基的吸收峰、吡喃糖环的吸收峰。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粗多糖中蛋白质含量较高,FSP-3中蛋白质含量较低,而FSP-1和FSP-2中不含有蛋白质或含有微量蛋白质不足以检出。FSP-1由6种单糖组成,FSP-2由7种单糖组成, FSP-3由8种单糖组成。通过巨噬细胞培养,得到金针菇菌柄基部粗多糖及其各纯化组分能够诱导巨噬细胞,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粗多糖浓度在5μ g/mL时,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最大,增殖率达到121.52%。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对巨噬细胞增殖率大小的顺序为FSP-l>FSP-2>粗多糖>FSP-3。通过吞噬中性红实验,得到粗多糖及各个纯化组分FSP-1、FSP-2,、FSP-3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对于吞噬能力来说,也是FSP-1效果最好,粗多糖和FSP-3没有显著差异,FSP-2效果最差。通过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培养实验,得到金针菇菌柄基部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对B16F10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用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培养巨噬细胞的上清对B16F10的抑制率抑制最高可达23.71%,与多糖直接作用相比,抑制率提高了115.9%。通过小鼠成纤维肉瘤细胞培养实验,得到金针菇菌柄基部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浓度范围在5-50μg/mL时对L929抑制率最大为7.85%,而用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培养巨噬细胞的上清对L929抑制率最大为FSP-1浓度为50μ g/mL时的44.61%,与多糖直接作用相比,抑制率提高了468.3%。与此同时还发现,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培养的上清对L929的抑制率大于B16F10,是因为L929相对于B16F10对TNF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