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载体融合态的三维模型信息隐藏算法设计与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隐藏技术是实现秘密信息安全通信的重要手段。当前针对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多是基于单一载体,但单载体信息隐藏技术受到无法嵌入大容量信息的限制,算法很难进一步提升信息嵌入量和可靠程度,若将秘密信息隐藏到多个载体区域中,既能提升嵌入容量,又可降低秘密信息的嵌入密度,以提高算法性能。此外,借助图像采集的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载体信息隐藏符合实际应用的秘密通信场景。本文针对三维模型融合态的信息隐藏算法进行研究,主要对秘密信息的加密和编码设计规则、多载体处理及有效融合、秘密信息直接或者间接的匹配嵌入规则以及载体嵌入区域设计研究。提出了两种基于多载体融合态的三维模型信息隐藏算法:(1)基于三维模型局部特征融合的信息隐藏算法。首先,对三维模型有效载体群预处理,根据特征分析提取出有效载体群的特征点,并对多个三维模型进行预融合;其次,利用迭代融合算法进行多个载体的局部特征融合;最后,对局部融合块进行半边折叠网格化,根据网格的周长来界定结构复杂程度,通过修改结构复杂度高的顶点来完成秘密信息的嵌入。(2)基于聚合中心点的三维模型融合态信息隐藏算法。首先利用距离变换算法对多个三维模型抽取其三维骨架,得到模型骨架点;其次根据Mean Shift聚类分析算法对三维骨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多个聚合点,求出模型聚合点的中心点,以聚合中心点为融合点,通过几何操作来得到最优匹配的融合态;最后对融合态抽取三维融合骨架并得到骨架点,通过三维载体内切球表达转换求得载体的各个骨架点处的最小内切球,球半径和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嵌入信息和修改量来完成信息隐藏。本文重点对多个三维模型载体群进行研究,并对提出的基于三维模型局部特征融合的信息隐藏算法做多种攻击仿真对比实验,该算法实验结果较对比算法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鲁棒性检验值平均提高8.634%,尤其是针对旋转压缩等联合攻击,不可见性En值平均提高5.236%。另一种基于聚合中心点的三维模型融合态信息隐藏算法较对比算法衡量鲁棒性指标BCR值平均提高了16.728%,且能够有效抵抗随机加噪、不均匀压缩等常见攻击;不可见性较于对比算法的衡量指标SNR值平均提高了11.386。本文提出的融合态为嵌入载体的三维模型信息隐藏算法,为满足秘密通信的信息安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国家安全事业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传统村落的形成和发展是历代村民不断努力的结果,其空间形态中凝结着众多前人智慧。然而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的原有空间肌理和文化不断遭到遗忘和抛弃。当前,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传统村落新住区的全新建设,然而大多数新住区多是仿造城市现代化形式进行建设的,基本上背离了传统村落的传统肌理和地域特色,造成了千村一面的现象。因此,亟需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基因进行识别和传承。并以此指导
当前,在舰船动力系统运行中使用大量低功耗电子电路替代传统的导线传输电路,起到降低电能损耗的作用.由于低功耗电子电路在使用中会出现隐性故障,所以需要实现对电子电路设备状态的检测,及时采集故障信息,做好故障排除工作.本文分析舰船动力系统低功耗电子电路故障检测需求,并从功能设计、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3个方面入手,提出电路故障检测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小波分析在电路故障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实验研究表明,基于小波分析的电路故障检测能够保证数据获取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