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头花芽分化过程中的激素响应和种子聚集萌发效应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g20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柴头(Commelina benghalensis L.)生殖方式复杂,与作物争光、争肥能力较强,难以防控,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恶性杂草。本研究以植物形态学解剖技术和激素分析检测技术为基础,探明了火柴头初始花芽分化与叶生长的同生关系、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分析以及外源赤霉素对花芽性别分异和向地性分化的影响,并根据火柴头种群分布格局分析了种子的聚集萌发效应,为寻求科学、高效、环保的防除手段提供理论依据。初步得到如下结果:1.火柴头初始花芽分化与叶生长的同生关系表明,幼苗营养生长至4-6叶期时,茎尖进行花芽分化,其分化进程与叶数目和叶面积呈正相关,整个分化过程历时约15天;幼苗进入4叶期后,花芽开始苞片原基和花序原基的分化;5叶期后,开始萼片原基和花瓣原基的分化;6叶期后,开始雌、雄蕊原基的分化,两性花中雄蕊早于雌蕊完成分化。2.气生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分析表明,雄花分化前后生长素、玉米素、脱落酸含量基本保持一致,而赤霉素在花芽分化后呈现下降趋势,但在花瓣原基和雄蕊成熟期出现波动,含量分别为29.23μg·g-1 FW口32.92 μg·g-1 FW;两性花分化后生长素和脱落酸在花瓣原基分化期显著降低,生长素含量为085 μg·g-1 FW,脱落酸含量为018 μg·g-1FW,玉米素在雌蕊原基分化期显著增加,含量为4.46μg·g-1 FW,赤霉素在花芽分化后波动较大,在雌蕊成熟期含量最高为108.79 μg·g-1 FW,在萼片原基分化期含量最低为66.02μg·g-1 FW.3.气生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比分析表明,花芽分化过程中产生性别分异的原因和赤霉素的动态平衡有关,两种花中赤霉素参与的激素比差异显著;两性花在性别分化过程中受到较高水平赤霉素的调控,而雄花在整个性别分化过程中赤霉素水平相对较低。4.外源赤霉素和矮壮素对火柴头气生花芽性别分异的影响表明,高水平的赤霉素处理会显著抑制雄花的分化并促进两性花的分化,在100 mg·L-1的赤霉素处理下火柴头雄花的发生率最低,仅为1.57%,两性花的发生率最高,为98.43%;赤霉素处理会显著延迟火柴头初始花芽的分化并降低分化速率;矮壮素对性别分化的影响与赤霉素形成拮抗作用,但在本研究中效果并不显著。5.激素对火柴头向地性花芽分化的影响表明,赤霉素在两类向地性花芽中大量累积,而且其在贴地花芽中的累积量显著大于地下花芽,贴地花芽中赤霉素含量为262.25μg·g-1 FW,地下花芽中赤霉素含量为193.87μg·g-1 F W,而生长素、玉米素、脱落酸含量在两类花芽中基本保持一致;赤霉素对火柴头花芽向地性的分化有抑制作用,在500mg·L-1的赤霉素处理下植株地下花芽数目最少,仅为1.9个,矮壮素对花芽向地性分化的影响与赤霉素相比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6.火柴头种子的聚集萌发效应主要表现在种子活力较高的地上大种和贴地大种上,地上小种和贴地小种在与对应的大种混合后,种子活力提高,会表现出一定的聚集萌发优势,但地下大、小种几乎没有萌发聚集效应。
其他文献
通过对马褂木菌根真菌种类调查,发现其为典型的内生菌根树种,分离和鉴定出地表球囊霉菌、苏格兰球囊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3种优势的共生菌根。利用马褂木福建武夷山种源苗木,通
2005年9月-2007年12月我科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碘伏油纱包扎法对28例烧伤病人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本报讯 2009年是我市金融行业超常发展的一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贷款指标完成情况均超历史增长,创下新纪录。与此同时,华夏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香港大新银行
报纸
心理护理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我
新疆南疆地区学前双语教育事业具有自身的发展历程,其质量提升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但当前面临着"硬件""软件"设施建设滞后、学前双语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支教干部作用发挥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专业也得到了不断发展.近年来,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地充实着护理队伍.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性、社会性极强的学科[1],如何培养既能
本文以具体的例证论述:隐喻表达滋生于原始文化的诗性思维,反映了一种原生的和被动的世界认知。表现于隐喻中诗性思维随着人的思维进化而成为一种主动的探索思维,促进人的文
随着地下电缆在供电系统中应用和逐渐推广,实现地下电缆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对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意义重大。在电缆输电过程中电缆温度变化对其运行
笔者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伤寒论》)合玉屏风散(《丹溪心法》)(桂枝9g,白芍9g,麻黄6g,石膏18g,炙黄芪30g,炒白术15g,防风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6个)治疗过敏性疾患、感冒后低热稽
干扰控制是移动通信系统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和有线通信系统相比,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码分多址方式,因此存在着得多径干扰、多址干扰、互调干扰等多种干扰,为了确保移动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