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肉是我国的主要肉类食品,占据总肉类消费量的60%以上,生猪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生猪产业正进入加速转型时期,一方面,工商企业以技术、管理优势,参与生猪生产,但其面临规模过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防疫困难等发展制约因素;同时,以城镇化工业化为导向的劳动力转移逐渐增加,散养户退出明显,农村生猪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挑战,原有养殖户逐步升级。如何确定适度规模,逐渐变得必要而紧迫。对于我国生猪养殖的适度规模,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求解,即以养殖利润为影响因素的企业化生猪养殖适度规模,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条件下农户生猪养殖的适度规模。为此进行了三部分相关研究,一是从生猪产业的生产现状和生产结构角度对我国的生猪产业进行分析;二是构建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最优盈利的角度进行企业化生猪养殖的适度规模分析;三是通过实地问卷调查,从比较收益、劳动生产率、生产资料获取及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等四方面求解劳动力转移条件下农户生猪养殖的适度规模,并根据求解的适度规模分析了不同规模段生猪养殖场(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分析。研究发现,一是通过现状分析得知,我国的生猪生产区域集中度不断减弱、规模化程度持续增大,生猪生产的主要规模是农户的中小规模养殖和企业化的规模场养殖,同时整个生猪业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二是通过利润最优角度的分析,我国企业化生猪养殖的母猪适度存栏规模约为438头,生猪年出栏规模约为5400头;三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在劳动力转移条件下,从比较收益等四方面分析,年出栏500头左右可作为农户的适度生猪养殖规模,且该规模所在的规模段劳动力结构简单、较易获得资金、污废处理及土地获得均较其他规模体现出优势。针对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四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从利润最优的角度考虑,确定母猪存栏438头左右,年出栏生猪5400头为我国企业化生猪养殖的适度规模,二是为了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比较收益上分析,确定年出栏500头左右为农户生猪养殖适度规模;三是着力解决我国生猪养殖各规模段均遇到的市场波动、养殖效益不稳定的问题;四是对养殖适度规模生猪的农户所面临的环保、资金及土地问题进行专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