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猫杯状病毒广东分离株FCV CH-GD株进行了全基因的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用DNAStar软件对所测序列和GenBank中的参考毒株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除CH-GD株外,各参考毒株(美国的Urbana、F9、USDA、CFI-68、UTCVM-H1、UTCVM-H2、UTCVM-NH1、UTCVM-NH2、UTCVM-NH3株;德国的FCV-DD-2006-Ge、FCV2024株;日本的F4株;英国的F65株)之间的同源性均较高,在78.9%~99.9%之间,而CH-GD株与各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均较低,在75.4%~77.1%之间。美国的USDA株与德国的FCV2024株序列同源性高达99.9%,可能为同一毒株。进化树分析表明,此14株病毒可形成2个明显的分支,中国的CH-GD株形成一个分支,其余参考毒株形成另一个分支,但并无明显地域差异特征。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猫杯状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为我国对猫杯状病毒的研究和杯状病毒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采用重组PCR方法获得了FCV的全基因组,其阳性克隆质粒P’FCV+T线性化后,体外转录获得RNA,进而转染F81细胞,成功构建了FCV的感染性克隆。通过RT-PCR、酶切方法检测P’FCV+T的转录、转染情况。结果显示:经体外转录和转染后获得了FCV的感染性克隆,其病毒滴度与原毒相比无差异。FCV感染性克隆的成功构建,为杯状病毒嵌合载体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