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创伤/休克失代偿期常出现血管的低反应性,它表现为全身血管对缩血管物质和舒血管物质的反应降低或不反应,研究发现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与肾上腺素能受体失敏、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钾、钙通道功能失常及细胞膜超极化有关,同时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在大鼠失血性休克2h后,VSMC存在钙失敏,钙失敏在休克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关于失血性休克后VSMC钙敏感性变化的调节机制,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证实与Rho激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有密切关系,但具体的调节机制及由哪一种分子起主要作用,目前尚不清楚。Rho激酶是小G蛋白Rho的下游蛋白,与VSMC钙敏感性调节密切相关,同时研究发现Rho激酶参与许多与VSMC钙敏感性有关疾病的发生过程,如在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冠脉痉挛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讨Rho激酶对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的调控作用,Rho激酶是否通过调节失血性休克后钙敏感性来调节血管反应性,以及Rho激酶调节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机制,本实验采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从离体血管环水平,VSMC水平以及整体动物水平研究了Rho激酶在休克后血管反应性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具体内容包括三部分,分为:(1) Rho激酶在调节休克动物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中的作用;(2) Rho激酶调节休克动物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的机制;(3)初步了解Rho激酶可否作为恢复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靶点。主要实验方法:第一部分观察了Rho激酶在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中的作用,包括:离体血管环实验,取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利用离体血管环测定技术,观察休克后不同时相点(休克即刻,休克30min,休克1h,休克2h)SMA血管反应性(血管环对梯度浓度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