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后续审计的认识度越来越高,审计成果已日益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但是,现在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即我国企业后续审计的理论体系尚不健全,有关后续审计的目标、性质、实务标准都尚未建立。所以,建立后续审计的理论体系对指导后续审计的实践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在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后,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结合,调查法与探索性研究方法结合,图表法与数据法结合,对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借鉴了公司治理理论,受托责任论,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为企业后续审计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现实的指导,最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从两个方面来研究后续审计,一方面是内部审计的后续审计,另一方面为国家审计的后续审计,分别称“国家后续审计”和“内部后续审计”。全文围绕着这两个角度来研究后续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本文正文共分五个部门。第一部门至第四部分,着重讲解了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各种问题。第一部分介绍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定位问题;第二部分介绍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人员问题;第三部分介绍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制度问题;第四部分介绍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存在的效果问题;第五部分,针对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企业后续审计的理论正确定位与现实正确定位,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后续审计职能定位不高、后续审计时间选定不合理等实务工作中的问题。其次,可以从改善审计人员所处的文化环境与强化岗位培训等措施来改善后续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低下的现状。 再次,通过建立内部后续审计章程、国家后续审计成果公告透明化、法制化和完善后续审计的问责制度来解决由于后续审计制度的不健全所导致的后续审计工作执行困难问题。最后,通过建立审计决定(建议)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责任再追究体系,有效利用审计结果和做好后续审计评价体系来增强后续审计的效果,改善我国企业后续审计效果不佳的状况。 最后得出结论:国家后续审计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对国家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结果采取合适的行动,内部后续审计的总目标是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和确保控制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目标是管理层针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发现和建议采取行动的充分性、有效性与及时性;国家后续审计的本质属性是经济再监督,内部后续审计的本质属性是企业治理职能的一部分;制定后续审计的实务标准要制定后续审计的工作底稿标准和后续审计的报告标准;提高企业主要领导者对后续审计工作的认识、改善后续审计人员所处的企业文化环境、提高后续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改进我国后续审计人员问题的对策;制定内部后续审计章程,后续审计成果公告透明化,后续审计公告法制化,建立人大常委会对被通报部门的问责机制,建立与完善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的协调机制是改进我国企业后续审计制度问题的建议;建立审计决定(建议)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责任再追究体系,保障后续审计成果的有效利用,做好后续审计评价是改进我国企业后续审计效果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