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在不同牙槽骨骨质情况下,后牙单个种植修复体咬合接触面积与种植体直径范围不同比例关系时,对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中不同牙槽骨骨质条件患者提供合理的种植体上部结构设计方案及调牙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CBCT扫描技术获得6┐缺失患者上下颌牙列及上下颌骨连续水平的二维断层图像。在Mimics10.01软件中将获得的二维图像重建为三维图像,剪切获得6┐颌骨骨块模型,在Solid work2012软件中依据咬合曲线、6┐牙冠标准值数据及工作数据建立牙冠模型,按照德国XIVE种植体厂商提供的种植体参数建立种植体模型。在Solid work2012软件中将下颌骨骨块、种植体、牙冠组合装配后完成模型。按照咬合接触面积分别超出种植体直径范围0%、10%、20%、30%、40%分组后,在Solid works软件中对种植修复体牙合面加载负荷,计算并分析种植修复体咬合接触面积与种植体直径范围不同比例时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在Mimics10.01软件中建立了头面部模型,剪切获得6┐颌骨骨块模型;Solid works2012软件中制作6┐牙冠标准值模型及实验中的工作模型,以及种植体模型,修整模型,使其具有优良的力学及结构相似性,为下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2.在相同的骨质、相同的受力条件下,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情况走向大致相同:应力分布基本集中于种植体颈部周围的骨皮质中,而分布于松质骨中的应力相应减少。3.在相同的受力条件下,随着下颌骨骨质密度的变化,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峰值分布趋势:Ⅰ类骨质、Ⅱ类骨质<Ⅲ类骨质<Ⅳ类骨质。4.在相同的骨质中,不同的受力方式下,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情况基本一致:斜向集中>斜向均布>垂直集中>垂直均布。5.在相同骨质密度、相同的受力条件下,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峰值分布:咬合接触面积超出种植体直径范围0%、20%<10%<30%<40%,但咬合面积超出30%以内时,两两比较其应力分布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超出种植体直径范围40%以后,种植体周围应力值显著增加,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同骨质及受力条件下,咬合接触面积大小决定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因此,适当的咬合接触面积是种植体修复中必须重视的。将种植修复体牙合面接触范围扩大到种植体直径范围的130%以内时,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无统计学差别,可以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