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元醇(2-甲基-1,3-丙二醇)合成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1945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元醇类作为医药、涂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应用非常广泛,传统的二元醇有1,4-丁二醇(1,4BDO)、二甘醇、新戊二醇(NPG)、1,3-丙二醇(1,3PDO)、己二醇(HDO)等。2-甲基-1,3-丙二醇(MPO)是一种新型二元醇,由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在很多方面正逐渐取代传统二元醇,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但国内尚无完整地生产工艺。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MPO的工艺路线,即采用以异丁烯为原料经氯化、水解、加氢等过程合成得到该产品。该工艺过程具有设备简单、工艺先进、便于操作、投入较少、易于实现等特点,同时又为异丁烯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弥补了国内合成空白。 本文在氯化反应过程中,自行设计制作出了氯化管式反应器,在该反应器中异丁烯和氯气迅速混合反应生成二氯异丁烯,根据该氯化反应特征利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有关因素的影响并优化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二氯异丁烯的总收率达65%以上,选择性达80%;接着,对二氯异丁烯进行水解反应制得了2-甲烯-1,3-丙二醇,讨论了相关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得到了较佳工艺条件,二氯异丁烯的转化率达100%;同时还对制备的2-甲烯-1,3-丙二醇在常压下采用三氧化二铝负载钯催化剂催化加氢得目的产物MPO,并对产品进行了鉴定,从而打通了整个工艺路线。 本文根据工程设计以及应用方面的需要还对MPO及其水溶液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为此新型二元醇的应用提供了一定量的基础数据。
其他文献
本文在Dawson结构杂多化合物P_2W_(18)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金属取代的缺位型Dawson结构磷钨和磷钼钨杂多化合物及铌与吡啶取代的Dawson结构的钼钒磷杂多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证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Dawson结构,并以苯甲醇选择催化氧化为探针反应,系统研究了其催化性能。金属取代的缺位型Dawson结构磷钨杂多化合物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对苯甲醇的催
海绵中已发现大量活性物质,很可能由海绵共附生微生物产生。为发现活性物质的产生者,从我国南海皱皮软海绵中分离到共附生细菌146株。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白假丝酵母
莫奈是法国印象派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善于光和色的实验与表现。他的代表作之一《日出·印象》,创作于1874年,它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被称为印象派的开山之作,它体现了印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