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酰胺酯(PET-A)纤维是由聚酯和脂肪族聚酰胺经缩聚反应得到的一种新型改性聚酯纤维,由于在聚酯纤维大分子链段中嵌入聚酰胺组分,纤维的服用性能、吸湿性能和染整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不足之处是纤维表观颜色泛黄,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对该纤维的理化性质及染整加工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对该纤维的推广及应用具有实际意义。本课题从PET-A纤维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纤维制品的脱色处理和基本染色性能及染色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PET-A纤维的结构和机械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的分析结果表明,PET-A纤维包括聚酯和聚酰胺两种组分,其结晶度为46.95%,略高于常规聚酯纤维的结晶度。DSC和TMA分析结果表明,PET-A纤维的热稳定性较好,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晶温度(Tc)和熔融温度(Tm)分别为70℃、150℃和233℃,Tg和Tm较常规聚酯纤维分别低10℃和20℃左右。PET-A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58cN?dtex-1,初始模量为17.98cN?dtex-1,均低于聚酯纤维。以常规聚酯纤维为参照物,对PET-A纤维在不同条件下的耐碱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该纤维对碱的耐受性明显低于常规聚酯纤维,在naoh浓度30g/l、90℃处理60min后,纤维的减量率和断裂强度保留率分别为25%和58%,naoh浓度超过40g/l后,已无法测定其断裂强度;而相同条件下,常规聚酯纤维的减量率和断裂强度保留率分别为5%和80%。pet-a纤维对盐酸、硫酸、过氧化氢、保险粉溶液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试验条件范围内,纤维的失重和强力下降均较低。但对硝酸溶液的耐受性能较差,在90℃、120min条件下,当硝酸浓度达到50g/l以上时,其减量率虽低于0.5%,但是断裂强度保留率明显降低,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其次,开发出含氯氧化剂对pet-a纤维的脱色及荧光增白的组合加工方法。采用亚氯酸钠脱色处理可使织物的白度由-17.6提高到62.5,经优化的处理条件为:亚氯酸钠浓度为20g/l、ph值为3、温度为95~100℃、时间为3h;对经漂白的织物采用0.025g/l的荧光增白剂增白处理,纤维制品的白度完全可以满足高白度产品的加工要求。第三,采用分散染料对pet-a纤维进行了染色温度依存性、染色时间、染色提升性、摩擦牢度、日晒牢度等试验。染色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100℃的常压染色条件下,分散染料在pet-a纤维上的上染百分率即可达到85%以上,表明该纤维可用常压沸染工艺染色;分散染料在pet-a纤维上的染色提升力高于聚酯纤维,在染深色方面优势明显;试验所得染色物的摩擦色牢度和日晒色牢度均符合染色产品的质量要求;但染色温度为100℃时的移染性不甚理想。最后,选用c.i.分散橙29对pet-a纤维的染色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聚酯纤维相比,分散染料在PET-A纤维上的上染速率常数增加了2倍多,半染时间缩短了2/3,扩散系数增大3倍左右;分散染料上染PET-A纤维的吸附等温线类型与聚酯纤维一致,均为能斯特吸附模型,两者的染色热力学参数差异较小,说明PET-A与聚酯纤维染色特性的相似性,均属聚酯结构的疏水性纤维,其适用染料均为疏水性的分散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