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多年来,我国经济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逐步形成并日渐走向成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不断攀升,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到2006年的17607亿美元,增长了约85倍,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从3624.1亿元增长到209407亿元,只增长了约58倍。随着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不断增长,我国的世界贸易排名也不断上升,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外贸总额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而取代日本稳居世界第三。这些都毋庸置疑的表明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与美国、德国、日本等贸易强国相比,我国仅称得上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其原因何在、差距又何在呢?什么是贸易强国,我国与贸易强国存在哪些差距,怎样确定一个国家是否是贸易强国,又怎样才能成为贸易强国呢,这些问题都成为当前应该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入手,首先给出了贸易强国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并对贸易强国的一般测度指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随后介绍了目前贸易强国的一般理论。在对贸易强国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后,运用贸易强国的一般测度指标对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实证的方法说明我国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最后,在借鉴几个传统贸易强国的成长经验、对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贸易强国若干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摆脱依靠传统静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为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提供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