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体在金属—电介质—金属结构内的传输特性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2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等离子体波(Plasmonic Wave)是一种能在亚波长尺度传播,是一种通常局域在电介质和贵金属构成的界面中的表面电磁波。它可用于实现纳米光学集成元件,近十年以来逐渐成为基础及应用研究的热点。在众多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各结构中,基于金属-电介质-金属(Metal-Dielectric-Metal,MDM)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广受青睐。因为它相对其它形状的波导来说,这结构上更加紧凑,因而体积小,集成度高,非常易于用在集成光学回路中。本文主要研究表面等离子体波在MDM波导结构中的传输特性,重点研究了几类特殊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器件,并详细研究几种在纳米量级内对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调控方法。本文中,首先我们结合理论分析,采用基于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MDM结构中,介电通道几何尺寸,工作波长,波导结构等对表面等离子体波传输特性的调控机理。在周期性结构中构造一个缺陷腔来实现了表面等离子体波近场电磁波能量的局域化及增强效应。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的计算结果表明:改变电介质的几何参数,如电介质厚度及介电常数,金属表面引入周期性结构,构造垂直齿形波导等,可以非常方便的操控表面等离子体波的传输距离,方向,以及透过率等。其次,计算还发现,带有垂直齿形分支的MDM波导具有非常特别的滤波特性。而且滤波频率及带宽强烈依赖于齿形凹槽的宽度及深度。基于散射矩阵模型,我们得出了表面等离子体齿形波导的理论模型和透射率表达式。推导出了透射率公式,得到了透射率随波长的变化关系曲线,结合耦合共振腔理论,确认当齿形波导深度满足干涉相消条件时,该波长的表面等离子体波不能传输,因此用其可以实现灵活的可调滤波功能。数值仿真的结果证明了以上理论分析的结果。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设计宽带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滤波器提供了有益的依据。能够实现对特殊的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控制。
其他文献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凭借其绿色环保,节能高效,长寿稳定以及多彩便利等优点,在各种照明和指示场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并
目前,半导体激光器(LD)广泛应用于科研、国防、工业等领域中。当LD用于精密仪器时,自身产生的热量严重影响着LD的输出特性(如LD输出波长随温度的漂移),进而影响仪器的精度,此
开关是脉冲功率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关的电气参数和特性对电源输出波形的上升时间、幅值等产生直接的影响。紧凑型脉冲功率电源要求其开关具有耐受高压大电流、高电压上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农民正处于快速的分化过程中。过去同质性很强的人民公社社员已经分化为许多不同质的农民群体。这种分化给农村的方方面面带来
目的:通过模拟OSAHS的发病特征,建立大鼠间歇性低氧(IH)模型,观察5%间歇低氧条件下,不同暴露时间过程对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和海马CA1区超微结构的改变,为研究OSAHS引起
为了研究白刺沙包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植被状况及土壤理化特性,全面了解白刺沙包的发育规律,寻找适于其发育的土壤理化生境,并对沙漠地区天然植被的保育和恢复及荒漠化防
系统电磁兼容仿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对系统的各类电磁兼容问题进行合理而有效的仿真,以使得系统满足使用要求。电磁兼容仿真能够在设计阶段即对存在的和潜在的电磁干扰问题
据了解,2010年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达到1亿人,占全体农民工的60%以上,新生代农民工不仅仅是农民工的主体,而且也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代农民的就业能力不仅
红砂、白刺和沙拐枣抗旱、耐盐、耐高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植物。它们广泛分布于我国干旱荒漠地区,特别广布于西北的半干旱地区,其抗逆性强,生态
随着左手材料的出现与发展,隐身材料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隐身斗篷的设计与研究。然而现有方法设计出的电磁波隐身斗篷大都存在以下问题:隐身斗篷的材料参数在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