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80年代,针对美国当时教学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学科知识缺位”的弊端,舒尔曼(Shulman)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旨在克服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人为割裂,强调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舒尔曼提出PCK概念以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地方师范院校以及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比较方面,但对于职前学科数学教育硕士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较少。近些年来,职前教育硕士已经成为了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部分院校对于教育硕士的培养受学科本位观念的影响,存在课程结构失衡,重视学科理论而轻视教育实践等问题。本文以教育实习为媒介,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视角出发,探析学科数学教育硕士PCK构建的途径。本文采用了内容表征(Content Representation,简称CoRe)、教学经验表征(Pedagogical and Professional-experience Repertoires,简称Pap-eRs)、调查问卷法,分别对两名学科数学教育硕士在实习初期、中期、后期的PCK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学科数学教育硕士PCK有所发展,但不同维度的知识发展不均衡;(2)PCK具有独特性,呈现出围绕特定主题内容的发展趋势;(3)不同专业背景下的学科数学教育硕士PCK发展具有差异性;(4)PCK三个维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5)影响PCK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指导老师、教学实践、自我反思。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建议:(1)对于本科非范类教育硕士增设补修课程;(2)实践课程应贯穿于学科数学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3)多提供提升教育硕士PCK水平的教学活动;(4)加强实习考核,提高实习效果;(5)增强学习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