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马尾松群落类型的年凋落变化及松针分解过程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rcha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它分布广、适应强、生长快,在林业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不同马尾松群落类型的年凋落变化及松针分解过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马尾松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为科学经营马尾松林和维持立地的长期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本文采用长期定点监测的方法对三种不同密度的马尾松人工纯林的年凋落变化及松针分解过程、对三种不同群落类型的马尾松林松针分解过程以及对多因子调控状态下松针分解试验展开研究。在不同林分密度马尾松纯林中布置凋落物收集网和凋落物分解袋,连续收集凋落物一年并分析凋落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连续回收凋落物分解袋18个月并分析其干重及养分含量变化;在不同林分组成马尾松群落中布置凋落物分解袋并连续收集一年,分析其干重及养分含量变化;设置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对松针分解进行调控,分析其分解速率变化。应用Excel及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对凋落物量及养分含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密度林分年凋落量最大,约为4.51t/hm2,明显大于低、高密度林分,差异显著(P<0.05),低密度林分与高密度林分间差异不显著;各月凋落量存在明显差异,秋季凋落量最大;凋落物各组分中,松针所占比例最大,占70%以上;凋落松针中各养分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季与最小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养分年归还量在不同密度间的变化与年凋落物量变化一致,均是中密度最大、低、高密度较小且差别不大;各养分归还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均是秋季最大、夏季次之、冬春两季较小且差别不大,最大季与与最小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2)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纯林松针前期分解极慢,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有异,因为本研究布置分解袋时清除了林地表层凋落物及半分解层,切断了松针与微生物之间的联系,土壤微生物与松针之间需重新构建起生物联系,故分解一段时间后松针分解速率迅速增大;夏秋两季松针分解较快,经过18个月的分解,3种密度林分松针失重率分别为40.15%、47.85%和43.5%;马尾松人工纯林松针分解速率及分解周期均随密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3种密度林分松针分解速率分别为0.342、0.434、0.381,两两之间差异显著,中密度(6号林)分解速度最快,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马尾松人工林密度的增大可加快凋落物的分解,但大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制约凋落物的分解,故在马尾松人工林的经营当中合理地规划林分密度能有效地加快其凋落物的分解,更好地促进林地的养分循环;3种密度林分松针分解的半衰期分别为2.0a、1.6a、1.8a,周转期分别为8.8a、6.9a、7.9a,半衰期与周转期均达显著性差异水平。(3)3种类型林分松针开始分解最快,其后逐渐减缓,经过1a的分解,3种类型失重率分别为45.70%、52.50%和48.10%,分解速率分别为0.611、0.744和0.656,两两之间差异显著,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分解最快,其次是马尾松-马褂木针阔混交林,马尾松人工纯林分解最慢,这与林分生物多样性有关,3种类型林分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4.12、4.34和3.69,以天然次生林最大,物种多样性越丰富,尤其是灌状阔叶树越丰富,林下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越多,凋落物分解越快,说明在马尾松人工纯林中适当补植灌状阔叶树,可在不改变当前经营方式的情况下,加快林地养分循环速度,提高马尾松林地生产力;3种类型林分松针分解半衰期分别为1.1a、0.9a、1.1a,周转期分别为4.9a、4.0a、4.6a,周转期达显著性差异水平。(4)松针分解过程中,各元素含量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两种不同层次的松针分解试验各养分元素的释放动态相似,C表现为直接释放模式,K、Ca、Mg等元素表现为淋溶-释放模式,N、P、Mn、Cu等元素则表现为富集-释放模式;Fe、Zn略有差异,不同密度试验中表现为富集-释放模式,而不同类型试验中则为淋溶-富集-释放模式,这与布置试验时间及林分组成差异有关,布置试验时间不同,气温及降雨量均有所差异,导致元素释放动态的不同,林分组成不同,则会导致微生物结构不同进而引起元素释放规律的差异。(5)在4种因子中,菌剂因子与有机物能显著影响松针的分解,表面活性剂及C/N则影响不显著,故菌剂与有机物为影响松针分解的主要因子,而表面活性剂及C/N则为次要因子;通过对各因子最优水平的选取,可知A3D2 B1C3即接种腐解剂2(复合菌)、添加鸡粪、不用表面活性剂处理、喷施葡萄糖—NH4Cl混合溶液是调控松针分解的最优处理组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对外开放,对我国优秀人才的外语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改革针对这一背景对高中生的外语学习做出更多要求,但高中英语教学过程同时也是一项语言的学习过程,是极为复杂的,面临着许多改革的问题与困难。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寻求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 应用能力  新课标英语改革要求建立全新的外语教育理念
本研究在调查桂花地理分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选择几个点调查不同地区桂花品种的野外冻害情况,并对初步筛选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桂花品种进行抗寒性研究,主要是观测其在系列温度梯
粒肩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原名桑天牛,是重要的蛀干害虫之一。该虫分布广,食性杂,是多种林木、果树的主要害虫。在福建粒肩天牛是杨树的新害虫,杨树受害后形成空心树,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是现阶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小学生身心发展都不是很成熟,因此,科学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在小学英语方面的学习效率。在本文中就对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英语 课堂相关策略  对于小学英语教育来说,合适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
【摘 要】在当今新的教育模式下,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已经贯穿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来,如何把这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就应该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课堂教学环节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重要领地,因此课堂教学的好坏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要抓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调动好课堂教学的气氛。  【关键词】英语教学 直观教学 创新能力 兴趣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听力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在高考中占有较高的分值比重,而且英语听力也决定着学生在未来的英语交流应用中的能力。然而在教学中英语听力对于学生来讲苦不堪言,很难在短时间提升成绩,对于英文老师来说也有一定的教学难度,毕竟听力不是通过记忆就能够掌握的技能,需要不断地练习英语听说和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于英语听力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当前师生面临的听力难题,通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英语教学中应用较广的教学方式之一,自然拼读法对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自然拼读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旨在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 自然拼读法 应用  自然拼读法,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字母和语音两者的对应关系来进一步学习字母及字母组合拼读的一种方法,从而指导学生体验英语发音的异同点。该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针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目前,词块理论逐渐走进了研究者们的视野,并在不断地优化和健全,以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水平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基于词块理论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展开讨论和研究,并就词块理论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运用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更好地促进词块理论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词块理论 高职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