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围山苔类植物区系及其常绿阔叶内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0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南部,地处东经103°39′—103°51′,北纬22°28′—22°45′。保护区内热量充足,雨量充沛,苔藓植物物种丰富,此前尚未有人对其苔类植物的区系及常绿阔叶林苔藓植物的生态分布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作者于2002年5月赴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作了苔藓植物调查,共采集苔类植物标本650号。依据这些标本和朱瑞良等于1988年在大围山常绿阔叶林内采集的170号标本的鉴定,发现该地有苔类植物29科、51属、196种(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包括叶附生苔类植物4科、11属、43种。本研究发现中国新纪录1个(羽枝片叶苔狭瓣亚种),云南省新记录10个(芽孢护蒴苔、腋毛合叶苔、对羽苔、长齿歧舌苔、东亚扁萼苔、日本细鳞苔、白绿细鳞苔、小叶苔、南亚片叶苔、以及长叉苔)。 本文通过物种丰富度、优势科、属相似性系数、区系谱、具体地理成分等多重角度对大围山与临近地区苔类植物区系的关系和常绿阔叶林内苔藓植物生态分布做了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 1.大围山苔类植物区系的主要特点是种类丰富,可以划分为11种地理成分,其中热带成分比例最大(39.58%),东亚成分略低于热带成分(39.06%),温带成分较少(10.94%)。其中东亚分布类型中的中国—日本共有种和中国—喜马拉雅共有种分别为22种和21种。大围山苔类植物区系具有过渡地带的性质,同时也说明在苔类植物的东亚分布格局中可能存在“田中线”。2.大围山有叶附生苔类植物43种,隶属于4科、11属。在这些种类中热带成分最为丰富(58.14%),东亚成分也占有很大比例(32.56%),这再一次证明了大围山苔类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3.大围山的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可以划分为木生、石生、土生和叶附生4种生态分布类型,而木生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树根生、树基生、树干生、树生悬垂、以及腐木生5种生态分布类型。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围山常绿阔叶林内的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以木生类型最为丰富,土生和叶附生类型的数量也相当丰富,石生类型相对较少。4.根据大围山常绿阔叶林内苔藓植物在不同基质上的生长分布情况,结合其甲凡J}rg另出现的频度可知白叶鞭苔、双齿异粤苔、以及刀叶树平醉是大围山常绿阔叶林内的三大优势种;南木醉、厚角鞭苔、皱尊苔、刺边小金发鲜和大羽醉在大围山常绿阔叶林内出现的频率也很高;此外气鲜、散生粗带醉、钝叶鳞叶鲜、莱氏毛扭醉、瓦氏指叶苔、以及狭叶白发鲜等在大围山常绿阔叶林内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本文文后附有大围山苔类植物名录。所有标本存放在华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
其他文献
总结归纳了栀子苷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文献及机制研究,主要从栀子的效用钩玄、栀子的化学成分及栀子苷的抗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抗凋亡、抗氧化应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以"英语语言职业化,商务技能国际化"为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商务英语本科人才,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及就业形势下英语人才的重要类型之一。商务单证教学与培养这类人才的多
利用轮轨型面测量仪测量了SS4机车JM3型磨耗车轮型面和小半径曲线钢轨型面,采用样条曲线拟合方法获得了车轮几何型面,选取5种不同磨耗程度的车轮型面,建立了三维轮轨接触有限
在开展"在幼儿绘画创作过程中,促进其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的子课题过程中,注重美术教学活动与分享阅读活动相结合,鼓励幼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读本的感受和理解,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学前教育城乡发展差异巨大;农村幼儿园课程设置、环境创设城市化;幼儿园教育教学小学化;兴趣班盛行;入园难,等等。作者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不同厂家的阿胶配方颗粒进行测定,对阿胶配方颗粒所使用的辅料进行检测,以建立阿胶配方颗粒的辅料检测方法。方法:采用FTIR光谱法,在4000 cm-1~400 cm-
本文在收集世界各国有关"放贷人"立法的相关细则基础上,就立法中对放贷主体、放贷许可、放贷利率以及放贷监管等规定中的共性进行总结,并以新加坡和印度为典型案例,通过回顾
农业是"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盐城市在联合有关部门、各地方和有关企业共同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将"互联网+农业"打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
<正>旅游产业和与之相关联的产业或行业在空间上集聚,可形成庞大的旅游产业集群,有利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形成。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业无论在地理区位,还是在经济、交通、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