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应论视角看马爱农译《彼得·潘》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c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斯·马修·巴利的《彼得·潘》作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小说讲述了一个会飞的淘气小男孩“彼得·潘”和他在永无岛的冒险故事。现在这个不愿长大的男孩,已成为西方国家众人皆知的儿童人物,象征着恒久不变的童年时代和永无止境的冒险精神。自1929年梁实秋把《彼得·潘》译介到我国以来,许多翻译家对该书进行了翻译,其中包括杨静远、朱宾忠、任溶溶、马爱农等。本论文选取了马爱农的中文译本,主要因为其译本的语言简单易懂,生动活泼,同时包含新潮的词汇,顺应现代儿童读者的喜好。该译本自2011年出版以来吸引了许多翻译界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研究角度主要集中于译文的效果,如功能对等、美学视角等,很少对翻译选择的过程进行探讨。在顺应论视角下,本论文尝试研究马爱农翻译《彼得·潘》的语言选择过程。语言顺应论是维索尔伦于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一书中提出的语用学理论。维索尔伦认为,“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是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使语言的使用成为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语言的“顺应性”使语言的选择要顺应不同的交际对象和环境。同时,由于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不免受到语言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无论对翻译内容、翻译手段还是翻译过程,都是译者在一定的意识程度下,动态的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通过译本研读,本论文作者发现译者马爱农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语言选择的过程,是针对变化的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语言选择和调整的过程。作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彼得·潘》的主要读者是儿童,他们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知识等因素的特殊限制,对作品的欣赏角度与众不同。为了使目的语儿童读者接受译文,并与原文儿童读者一样感同身受,译者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调整译文,以顺应变化的语境和结构。马爱农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较为明显地遵循了顺应论的特性。因此,本文尝试从顺应伦的视角对译本进行个案分析。该研究认为,马爱农翻译《彼得·潘》的过程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译本从语言结构的顺应、语境的顺应、动态性顺应和意识突显性顺应四个维度实现了顺应。在顺应论视角下,马爱农翻译的《彼得·潘》主要采取了四种翻译方法:增译;拆分;重组;词类转换法。
其他文献
美国财政体制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体制,特别事权财权划分比较清晰、周密。本文介绍了美国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主要特点以及对我国事权与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
Gadobutrol为一种细胞外分布、非组织特异的、电中性、非离子型水溶性含钆MR对比剂,具弛豫性高、稳定性好、黏滞性及渗透性较低等特点,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清除,毒性低。其高浓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不仅仅只是关乎施工企业、单位的施工水平,与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工作更是息息相关。只有做好了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房屋在建筑完成后的
在节约型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建筑电气安装行业也在节能技术上下功夫,从材料选择到安装技术以及配套系统、高科技应用等,对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
针对大型斑岩铜矿床矿石进行了选矿合理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的研究,采用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次扫选工艺流程可获得含铜24.84%、回收率89.97%的技术指标。该工艺流程简单,易
云龙古桥历史悠久,种类和数量较多,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故有"滇西桥乡""、桥梁艺术博物馆"的美誉。通过田野调查和历史考证,从云龙盐业和矿业发展、明代
利用希尔斯纺丝生产线及其工艺纺制POY海岛型超细复合纤维,并介绍了切片预结晶干燥、海岛复合比例、纺丝温度、冷却成形、上油、卷绕等工艺条件。在FTF12SDS型拉伸变形机上采
由于巴州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新疆,尤其是在中国占重要地位,本文用历史证据比较详细的介绍巴州地区范围的重要文化遗产。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对汽车整车性能尤其是扭振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从动盘减振器刚度和阻尼对系统振动状态的影响,结合DST240系列离合器,建立了从动盘式摩